搜尋:
遊記日期:    發表日期:    
 
簡介形式      文章形式
共找到 661 篇遊記, 正顯示第 281 至 290 篇遊記
西打哥
58篇遊記
2010 台北美食渡假遊 (台灣)
(旅程日期: 2010-10-29 至 2010-11-02 ,  旅程性質: 消閒度假)
 整個旅程  (共8篇遊記)
 分享至Facebook 
發表日期: 2011-04-26
在宜蘭待了兩天,幾乎兩天都是拼命的吃台式小吃,龍鳳腿、羊肉湯、烤肉、湯包、冰雪、芋仔冰、麻醬麵等等。兩天內好像吃了兩年份的小吃,好吃,但也有點膩。

最初拜托達人替西打排行程時,決定從宜蘭回台北的晚上,去東湖吃薑母鴨。剛送來了秋風,這一抹秋意,最適合用來吃鍋物。可惜是小吃吃了太多,膩到舌頭都不想再踫台式食物。回到房間,跟達人討論晚餐要吃甚麼,翻了幾頁的書,突然想吃日本菜。

腦中想了一個名字,想不到達人也吐出了那家店的名字。一年多前在達人的部落格閒逛時早就想吃一町,簡單的日本菜,不奢華,只賣巧手。沒有華麗的裝潢,只賣斗室下的昏黃燈光的溫暖。

一町,到現在還在回味的日本味道。
在飯店走過去一町,還不用五分鐘。
點好菜,便送上餐前小吃。
沒想過免費的前菜也可以如此的好吃。把墨魚切成細絲,輕燙之剛熟,再拌上泰式醬汁和配菜。墨魚絲軟硬適中,醬汁微酸帶辣,不過火,是個好吃又妥當的開胃小吃。

明太子花枝
沒想過前菜之後又是花枝,這是伴著明太子快炒,送上來時還帶著一股熱氣,連忙送入口,也是不過火的花枝,口感綽絕。明太子鹹香帶鮮,拼著花枝一起送入口,增添了味道;偶爾在口中咬破了一顆,那種鮮美在口中久久不散。

蘿蔔煮牛腩

簡單到不行的菜餚,就是蘿蔔和牛腩用慢火燉煮,用上日式的調味,每片牛腩都嫰滑可口。當然,最精彩還是連顏色都變成啡色的蘿蔔,每吋都吸收滿醬汁的味道,咬下去,不單吃到滿足,還感受到那份心機。

三個人也點了一份壽司拼盤來吃,送上來時,師傅特意逐一介紹每款壽司的材料和製法,還有吃的順序。

酒蛤蒸
其實這道菜不難做,用新鮮的蜆 (蛤蜊),慢慢的讓蜆充分吐沙,清洗好,下水和清酒於鍋中,慢煮,控制好時間,就可以上桌。奈何好像在香港吃了好多次,沒有一次算得上合格。先不會用新鮮蜆,再不會有時間讓蜆吐沙,最後,往往都煮過了時間,蜆都變得沒了靈魂。

好吃的清酒煮蜆就如一町的出品一樣,上桌時蜆還保持著脆嫰,咬下去,一股鮮美的汁液在口中散開,那是別種海鮮沒法取代的鮮甜。喝口湯,看上去有點混濁,那是蜆的精華,入口,清酒的香氣和蜆的鮮美混為一體,好好喝!

芝士薯餅
外皮不油不膩,香酥可口,中間的薯蓉是沒想過的綿密細緻,在舌頭上不著痕跡,只嫌中間的芝士不夠香,不過整體已是水準之上的出品。再說一次,中間的薯蓉是香港難以吃到的綿密!

突然送上來的涼拌魚皮...原來旁邊的食客有點吵,店家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便送來一盤小吃。

用上鯛魚皮,切絲後拌上洋蔥和青蔥。幾種食材一拼送入口,魚皮新鮮爽脆,洋蔥和青蔥各自青現種兩種甜美,難得是這樣的一盤小菜,洋蔥也有預先燙過,甜美中不帶半點辛辣。

真的最後了...雞肉串燒!

一送上來,西打已經覺得店家很會吃,雞肉串燒最精彩在於那片燒過後散發著甘香豐腴的雞皮,店家還刻意把雞皮烤得帶一點焦,絕對是佳品。

雖然皮有點焦,但肉還是嫰滑多汁,一定都沒有過火。帶著焦香的皮,脆脆的,好吃到不行!別忘記夾在雞肉中間,吸滿了雞油的大蔥,油香滿溢,帶一點辛辣,極品!

總計:NT$15xx

在昏黃的燈光下,徐徐的吃著一道又一道日本菜,跟朋友聊天說笑,彷佛忘了自己去了旅行,就只記著,在這個時光下,跟好友身處於一個充滿美食的空間。偶爾,師傅過來搭訕,有的沒的跟我們一起說笑,還介紹板前坐著一位日廚名人。想不到,自己的大廚的口味是一致....哈哈哈

其實都不重要....

步出小店,看著周遭的景物,敢說一句,
這裏不是日本的某巷弄嗎?


更多圖片:http://blog.yam.com/ywjoseph928/article/32239984
評分: 味道4   服務4   環境4   衛生4   抵食4
  0 個留言    |  加入你的留言
Irene盈
61篇遊記
獨個兒背包之旅@台灣  (台灣)
(旅程日期: 2011-02-13 至 2011-02-19 ,  旅程性質: 背包旅遊)
 整個旅程  (共26篇遊記)
 分享至Facebook 
發表日期: 2011-04-25
16/2 最後一個境點-師大夜士.
整在烹飪蚵仔煎
整在烹飪蚵仔煎
很快地把蚵仔煎送上給我
很快地把蚵仔煎送上給我

數年前,台灣有一套著名的電視劇-轉角遇到愛,時常提及到-蚵仔煎.男主角小豬是一位很出色弄蚵仔煎的人. 其中一樣吸引到大S的就是他烹調蚵仔煎出色.在香港也沒有聽過有小食店有蚵仔煎,來到台灣真的要試試.

前幾天在士林夜市,饒河街夜市也看到蚵仔煎,但這一刻被其他美食吸引著,所以選擇了吃其他小食. 今晚是我在台北市區的最後一天,怕去了其他地方找不到,今晚一定要試試了.

行到師大夜市一半便看到大大招牌寫著-蚵仔煎,便order了一份,坐在路的旁邊吃著,但可惜吃了第一口已經覺得好難食,質感像鼻涕般,而且汁也是涼的,不太合適我口味,我當然也尊重調蚵仔的精神,不想浪費,也把整碟調蚵仔吃光.

真的不知是他烹調得不好吃還是其他. 但我已經不想再到其他小食再試試尋回答案了. 因如果再試了之後,味道仍是一樣,我怕會令我對蚵仔及轉角遇到愛同樣失望.

早知如此,前天在士林夜市或饒河街夜市order蚵仔煎啦. 因這兩個景點的蚵仔煎同樣是$50,但師大夜市需要$60台幣.

回到香港也和朋友分享這件事,有一些朋友也說在台灣也試過蚵仔煎,他們也說味道真的麻麻. 相信蚵仔煎真的不太合適香港人,如果合適的相信也會像雞扒或珍珠奶茶一樣這麼多人認識.

每人消費: 約60新台幣 (晚餐)
評分: 味道2   服務3   環境3   衛生2   抵食3
  0 個留言    |  加入你的留言
wongvivian86
31篇遊記
台北2011 (台灣)
(旅程日期: 2011-04-01 至 2011-04-04 ,  旅程性質: 觀光攝影, 飲食購物, 消閒度假)
 整個旅程  (共12篇遊記)
 分享至Facebook 
發表日期: 2011-04-25
超棒的滷味 笑臉2011-04-25
記住認住西門大街內嘅分店呀,西門有兩間老天祿,但另外嗰間好難食
記住認住西門大街內嘅分店呀,西門有兩間老天祿,但另外嗰間好難食
鴨心超大粒,好好味架
鴨心超大粒,好好味架
冬菇蒟蒻丸,彈牙非常
冬菇蒟蒻丸,彈牙非常
之前幫襯過同樣在西門町嘅老天祿,唔好食。
於是對上一次2010年去嘅時候就試試呢間,兩間嘅質素真係差成條街!
呢間好食好多,款式又多。鴨心、冬菇蒟蒻丸、脆腸、鴨舌等。
鴨心食完一串唔夠喉,要encore。鴨心超大粒,好好肉,又入味喎!香港食唔到當然要食夠為止。
冬菇蒟蒻丸又爽又彈牙,有d冬菇粒,好味。
脆腸可不試,因為好韌又辣。
鴨舌必食啦,雖然係貴,但真係好食,仲要連埋下巴同氣管。
當天買完即日食,走嗰日都要去買d帶番HK慢慢嘆。
四日嘅行程,總會幫襯2次或以上。
評分: 味道4   服務3   環境3   衛生3   抵食3
  0 個留言    |  加入你的留言
wongvivian86
31篇遊記
台北2011 (台灣)
(旅程日期: 2011-04-01 至 2011-04-04 ,  旅程性質: 觀光攝影, 飲食購物, 消閒度假)
 整個旅程  (共12篇遊記)
 分享至Facebook 
發表日期: 2011-04-25
蛋餅很香口 ok喇2011-04-25
肉鬆蛋餅
肉鬆蛋餅

去到第四日去咗永和買早餐,都幾多人。當中不乏香港人。
餐牌好多野食,令人花多眼亂。
最後每人要了一杯豆漿,加個肉鬆蛋餅。
豆漿不推介,好甜,我飲咗1/3就give up。
肉鬆蛋餅好好味,用好似包片皮鴨嘅皮包住煎蛋同肉鬆。
香口,肉鬆咸咸地,唔錯。,放棄酒店供應嘅早餐。

評分: 味道3   服務3   環境3   衛生3   抵食3
  0 個留言    |  加入你的留言
西打哥
58篇遊記
2010 台北美食渡假遊 (台灣)
(旅程日期: 2010-10-29 至 2010-11-02 ,  旅程性質: 消閒度假)
 整個旅程  (共8篇遊記)
 分享至Facebook 
發表日期: 2011-04-25

幾年前去台灣玩,跟著旅遊書吃喝,有幾款行程是必備,其一當然是逛夜市,縱然東西不盡好吃,環境也只是一堆小攤子,但吃著和聞著那種屬於舊日的味道,是一種味道以外,回憶之中的享受。

 大家不就看到這個農曆年間只賣舊日屋村光影的賀歲片,大賣特賣嗎?

除了夜市,台式紅燒牛肉麵也是必吃名物。台式紅燒牛肉麵相傳源於四川口味的小碗紅湯牛肉麵,經過老兵引入台灣後,減其辣,只留麻香,再補一口香醇不燥的牛骨湯,便成為現在流傳於大街小巷的紅燒牛肉麵。

時間洗禮,慢慢發展出五花八門只屬於台灣口味的牛肉麵。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碗帶著台式麻辣火鍋靈魂的牛肉麵
永康街,差一點遊客比台灣本地人還要多。除了街口的鼎泰豐總店,聞名的還有巷弄間的永康牛肉麵。如果再走進一點,差不多走到盡頭,再轉過金華街,便看到靜 靜等待老饕造訪的韓記老虎麵館。看上去小小的一家麵館,名氣可不少,像郭富城每次到台灣都必定要吃一碗解饞,西打也有朋友在店裏踫到陶子。

踏進店,感覺很清新。跟一般或是印像中賣麵的小店落差很大,桌椅擺放有序,燈光明亮醒目,說是麵館,倒比較像一家新派中菜小館。看一下餐牌,除了招牌麻辣燙外,還賣一些小吃和清燉牛肉麵。當然不作他選,就點了一碗招牌麻辣燙,也為了吃清楚湯頭的味道,只要了小辣。

等待的時間可以先吃店家免費供應的綠豆湯。

不久,麵終於送上來。一看,整碗泛著嫣紅的辣油, 感覺很刺激。聞一下,花椒香氣撲鼻,絕不是在清湯之上隨便撒一抹花椒粉的香氣,而是從湯頭之中沉穩地一波又一波入侵感官世界。翻一下配料,除了牛肉片,還 有幾款不同的配料,像鴨血、豆皮和豆芽,壓根兒就是台式麻辣鍋的迷你版。

  先嚐一口湯,香醇又濃烈的味道。湯頭用上大量牛骨經過多個小時熬製,每口都是牛骨的精華,配上上等花椒,麻香不嗆喉。只點了小辣,個人來說這個辣度剛好,不單嚐到湯頭的層次和深度,同時又可感受麻辣的刺激。再來麵條,手工製作的麵彈牙可口,也吸盡湯頭的味道。

 雖然不像一般牛肉麵店用上厚實鬆化的牛腱,但牛肉片也是澳洲進口貨,肉質具彈性之餘又帶肉香,加上,牛肉片更配合迷你麻辣鍋這個設計。作為麻辣燙,怎可能沒有當中的靈魂:鴨血。鴨血比豬紅更香滑更鮮美,一點腥都沒有,搭上麻辣味道,味道更昇華。

這樣的一碗麻辣麵燙,你能逃過嗎?縱然怕辣,縱然怕油,表現著台灣人熱情又好客的麻辣麵真的不可不試!天氣慢慢變暖,好像遲了一點跟大家介紹這碗麻辣燙,但在夏日炎炎下,痛快的冒一身汗,更過癮呢!
評分: 味道4   服務4   環境4   衛生4   抵食4
  0 個留言    |  加入你的留言
西打哥
58篇遊記
2010 台北美食渡假遊 (台灣)
(旅程日期: 2010-10-29 至 2010-11-02 ,  旅程性質: 消閒度假)
 整個旅程  (共8篇遊記)
 分享至Facebook 
發表日期: 2011-04-25
每次去台北,都有兩個指定動作。一是吃麻辣鍋,二是吃日式烤肉!有人說吃麻辣鍋還說得過去,香港的台式麻辣就是不正宗,但為甚麼要去吃日式烤肉。也不厭其煩的再說一次,去台灣,一定要吃高級的日式烤肉,價位差不多是香港的一半,但品質比香港優越很多很多!

出發之前已經把挑烤肉店重任交給了達人,達人當然立刻把自己吃過最愛的老乾杯烤肉介紹給西打。還要,跟西打說,要去吃午餐,中午的商務午餐非常超值!

從宜蘭回到台北,睡到自然醒。沒吃早餐,看看手錶,11點多,也聽到肚子再呼叫。剛好是開懷吃烤肉的最佳時間,跳到捷運,步出市政府站。

先看到統一阪統,轉個彎,忍住不逛信義誠品,加快腳步衝去A9館。頭也不回的直往8樓衝,電梯門一開,就看到在等著西打的老乾杯。

又是一頓很瘋狂的午餐。
光亮醒目的店面,不像香港的烤肉店,都昏黃暗淡。頭頂掛著一支支像墮落星光一樣的燈,縱然是午間,也讓人有醉倒的感覺。

跟香港人熟識的乾杯居酒屋同熟乾杯集團,但老乾杯卻走高級路線,主打澳洲和牛。信義店是新開的店,一至日都有供應午餐。相反,於光復南路的延吉店,只有週六、日提供午餐。

單點的餐牌把牛肉的不同部份細心分類,還付上圖片,食客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那種肉是屬於那個部位。

最先送上來是生菜和醬汁。前所未見那麼翠綠和整齊的生菜盤,一片一片井然有序的竹盤上,煞是好看。轉過頭,看到開放廚房中的廚師,是每片生菜一一的清洗,一片片的叠好,是難以想像的細心。
醬汁分成六款,包括意大利鹽、日本烤肉醬油、檸檬汁、味噌醬、芝麻油和辣味噌醬。

點了兩份套餐後,無聊在翻單點的餐牌,看到這陣子吃上癮的泡菜,忍不住點來吃!

泡菜泛著橘紅色,像落霞一樣。送入口,酸辣平衡不錯,刺激著早上還沒有醒過來的味蕾,忍不住吃了一片又一片,好久沒吃過如此好吃的泡菜。

兩份午餐,一份是和牛牛排套餐,另一份是和牛燒肉套餐

套餐除了燒肉一份外,還有醬菜、味噌湯、日式沙拉、日式蒸蛋和白飯一碗。

縱然只是配菜,品質還是很不錯。日式沙拉的醬汁調味剛好,不會過酸,引出胃口。蒸蛋幼滑如絲,雞湯味道濃烈又不掩蓋雞蛋的香味。味噌湯鮮甜味濃,喝出來是經過時間熬製。

和牛牛排套餐的牛排雖然不上是甚麼漂亮部位,但看上去油花還是不錯。
烤好後放到米飯上先置一下,讓牛油都流到飯裏。細口品嚐牛肉,看上去雖然不甚吸引,但味道還是卓絕。受過炭火後,藏在肉裏的油脂都給引發出來,肉質細滑,細嚼幾口已經溶化得無影無蹤,只剩下一抹油香。

再來吃和牛燒肉套餐。總共有三款牛肉,店員有介紹過,但還沒有醒過來的西打早把記憶中丟到爛泥中。印像比較深刻是牛五花。看到油花就知道定是入口即化的類別。果然沒有失望,肉味不算濃,但單是品嚐那份油香,回味奢侈的滿足,已經值回票價。

其中一款肉是用甜醬油去醃製,比較重口味,最適合用來配生菜和泡菜。清脆的生菜,搭著帶配的肉還有酸辣的泡菜,好吃,是個絕配!

跟朋友吃完兩個午餐,已經有七八分飽,達人有提及這裏的釜飯非常好吃,打了一通電話問達人,該點那一款釜飯來吃。

最後,還是很誇張的又點了一個雞肉釜飯。釜飯還配上了wasabi、紫菜、芝麻、蔥和高湯。服務人員細心教導可以先吃一碗淨釜飯,按個人喜好加點配菜。吃了一半後,可以在飯中加入高湯,成為泡飯。米飯質感比較濕潤,每顆米都吃飽了高湯,入口除了珍珠米的香,還有高湯的濃甜。雞肉沒作多餘的調味,嫰滑可口。

泡飯,高湯非常濃郁,原本平淡清新的釜飯又變了別個模樣。米粒泡在湯中幾十秒,吃飽了湯汁,胖胖圓圓,看已經覺得好吃。連忙送入口,唏哩哇啦的,不消幾秒鐘已經吃光了一整碗,好吃到不能說話!

最後的 綠茶tiramisu,名字叫tiramisu,只是形態比較像,內容是另一回事。綠茶粉在頂,中間是奶油,最底層是草莓果醬。帶點甘苦的綠茶和香甜的奶 油,還有清新中混著一點微酸的草莓果醬,三者味道渾然天成,誰也搶不了搶的風頭,作為一頓飯的結尾,實是個圓滿句號。

總計:NT$ 1,600

跟香港的日式烤肉午餐相比,價位是差不多,但老乾杯的烤肉品質實在是優越太多,每口肉都肉棉花一樣,在口中化掉,只留下一抹油香。找天真想在老乾杯吃一次晚餐,揪一團人,把不同品種的肉都吃遍!

更多圖片:
http://blog.yam.com/ywjoseph928/article/32197102
評分: 味道5   服務5   環境5   衛生5   抵食4
  0 個留言    |  加入你的留言
西打哥
58篇遊記
2010 台北美食渡假遊 (台灣)
(旅程日期: 2010-10-29 至 2010-11-02 ,  旅程性質: 消閒度假)
 整個旅程  (共8篇遊記)
 分享至Facebook 
發表日期: 2011-04-25
出發前,達人問西打這次去台北,有甚麼想吃,有甚麼地方想去?西打說沒有甚麼地方想去,

就放空一下,隨便就好。
 
這個答案才讓達人苦了好久,根本不知道排甚麼進行程。來回討論了很久,西打才說這次想多吃一點小吃!

有了這個方向就好多了,達人立時問西打有沒有興趣吃台北後車站的鵝血、鵝腸和鵝肉?想也沒想就說有興趣!在一隻新鮮禽鳥難求的香港,要吃嫰滑有彈性的鵝肉,差不多是緣木求魚。

早上爬起床,趕到台北車站,跟達人匯合後。在超級討厭的台北車站地下轉了一大圈,出了地面,便向華陰街走。

吃完排骨酥湯 (另文再介紹),便慢慢走到鵝肉店。在舊街小巷走著時,西打猛然叫了一下:這裏我有走過。

達人問:為甚麼?

笑著回答:上次找胡椒餅時有人報錯路,我有走過這一段。

想不到一年半前就跟這家藏在菜市場小巷中的鵝肉店擦身而過!
拿著地圖在華陰街停下來,停在一條小巷的轉角。雨天,給模糊了眼鏡,連達人都懷疑是不是這條菜市場小巷。大著膽走進去,鵝肉店前擠門了人。雨水,一點也澆不息老饕對美食的熱情。我跟達人都知道,沒有找錯了!冒著雨,在店外花了十分鐘才找到座位。

鵝肉滿滿放在店前,好吸引!泛黃的是煙燻過的鵝肉,米白的是白水煮。西打都愛吃原味,達人也想都沒想就點了白水煮的鵝肉。

三個人剛吃完排骨酥湯,所以也不敢點太多。只點了鵝血 NT$40、鵝腸 NT$65和白水鵝肉NT$2xx。

鴨血鵝血這種東西,不愛的人真的會視為洪水猛獸;鍾愛的人卻會深深被嫰滑可口的質感,咬開後滲出的鮮香味度所吸引住。

非常大塊的鵝血,隨便拍幾張便趕忙送入口。質感嫰滑無比,雖說比鴨血硬質一點,然而其中的鮮香是鴨血沒比媲美。再來一口,這次拌一點湯汁,哇!真的是人間美味。湯汁充滿了鵝肉的精華,入口鹹香鮮美,進一步帶出鵝血味道的層次。真的,湯汁中的鮮美,是難以形容。

鵝腸
不肥膩,沒有臊味的鵝腸,清脆可口。拌一點汁和薑絲來吃,鮮美的湯汁和微辣的薑絲,讓鵝腸的味道變得一點都不平凡。簡單的食材,往往更難變成一道佳餚。

白水煮鵝肉
白水,大概是香港人叫油鹽水吧。有點像冷盤,鵝肉切好,澆上一點湯汁便送上來。鵝肉燙煮程度剛剛好,肉質嫰滑帶彈性,是鴨肉不能媲美。放涼後的皮帶彈性,夾著低下的鵝油脂肪,在口中嘴嚼時,肉香和油香混成一體,在舌頭上交換產生化學作用,美味,真的是美味。

這種白水煮鵝肉不好煮,要保持鵝肉嫰滑,同時,味道要滲進去鵝肉中間,沒有幾十年的經驗是沒可能達到。

細 細品嚐每口鵝肉,心中暗叫,真的是人間極品。藏在菜市場中,坐到門外,頭頂滴著雨,背面不位給往來的行人碰到,也要顧著照相機,這麼差的環境,還是不減西 打對這家店的鍾愛。想一下,這個白水煮鵝肉,比之前吃過的任何一種鵝肉都好吃。真的,就算是摘星後的阿鴻,滷水鵝肉也比不上這家店的鵝肉。

誠意推薦大家去台北後車站感受一下,三十年經驗下的巧手。

更多照片:
http://blog.yam.com/ywjoseph928/article/32293545
評分: 味道5   服務3   環境2   衛生2   抵食4
  0 個留言    |  加入你的留言
西打哥
58篇遊記
2010 台北美食渡假遊 (台灣)
(旅程日期: 2010-10-29 至 2010-11-02 ,  旅程性質: 消閒度假)
 整個旅程  (共8篇遊記)
 分享至Facebook 
發表日期: 2011-04-25
一直以 來,對台式麻辣鍋都情有獨鍾。獨愛那種麻辣中帶點溫醇,刺激下拼發出一絲絲中藥香氣。吃台式麻辣鍋,不像四川那種,邊吃邊冒汗,邊吃邊罵怎麼這麼辣,吃的 是過癮刺激;台式的,微辣不嗆喉,鴨血、豆腐才是主角,吃到一半,舀一口湯來喝,熱呼呼的流過全身,寒風下,比任何補品還來得見效。

命運有時就是如此作弄人。

去 年剛從台北回來,不到幾天,本地雜誌便辦了一個台北火鍋特集,詳細介紹了一家新晉的麻辣鍋新寵兒:嗎哪精緻鴛鴦鍋。不單講解了嗎哪如何認真處理麻辣鍋,連 鍋底中用上的油也如何講究,鴨血又經過多少重處理清洗,只有一個目的,希望食客在吃麻鍋辣時,不單享受到美味,也能注重健康。

看完報道後,只有一個想法:好想吃!

又等了一年,2010年的台北渡假遊,終於一圓心願。
麻辣湯
麻辣湯
酸菜鍋
酸菜鍋
蝦漿
蝦漿
板翼肉
板翼肉
牛筋
牛筋
從六張犁站步行前往嗎哪,西打只按著google map也只花了十分鐘,沿途會經過通化街夜市的入口。
跟朋友踫面,當然第一時間不住的寒喧。往往,聚舊才是吃飯的目的。

點好菜,服務人員便來為客人一一調配特制醬料。這醬料包括蔥辣椒、醬油和白醋。口味清爽帶點酸,既可解辣,也可提昇麻辣鍋味道層次。

鴦鍋 (大) NT$600,一邊是麻辣鍋,另一邊是酸菜白肉鍋。朋友都知西打太愛麻辣鍋,有時候會直接點整個麻辣鍋。還沒出發時,早就在網絡上做功課,得悉嗎哪的酸菜白肉鍋也是悉心炮製,決定也要來一半。

看上去很油,但嗎哪用上的是上等葡萄籽油,不必擔心吃過後肚子不舒服。玻璃肚的西打作了實地驗證,第二天,完全沒有問題!哈哈!

說回味道,只有一句話,非常有深道的湯頭。不是只有死辣和要命的麻痺,入口燙嘴,湯頭五味紛陳,除了中藥味,更不失牛骨香。當然,同為史記牛肉麵的老闆,怎麼可能不使出看家本領。

鍋底中已經放了一份鴨血和豆腐,好期待!

非常驚艷的酸菜白肉鍋!熟知西打的朋友都知西打一向不愛酸,不論是廣東菜的生炒排骨,西餐的麵包沾黑醋,都是敬謝不敏。大著膽子嚐一口湯,酸香不嗆喉。這個湯頭全靠著嗎哪秘製的自家酸菜,不慍不火的刺激了胃口。

是夜,西打更愛這個酸菜鍋!

川丸子 NT$160
最初在網絡上看到川丸子為嗎哪必點之食材,雖然沒吃過,但點菜時就堅持要點。
送一顆入口,吸飽了湯頭的肉丸鮮嫰多汁,好好吃!肉丸先炸再泡到湯中,當中好像產生了化學作用一樣,一貫不吃肉丸的西打也覺得超好吃!

蝦漿 NT$180

以為在香港已經吃夠這種蝦漿,想不到到嗎哪的出品是這麼吃!充滿彈性的蝦肉,入口就是鮮美,不掩飾,不造作,就用簡單蝦肉的鮮味擊倒你的舌頭。


大腸頭 NT$280

是夜的大腸頭也是水準之上,泡煮後變得軟滑,還帶著肥油的甘香,不過,風芒卻給其他食材搶過了。


板翼肉 NT$480 10片
跟朋友討論過後決定點板翼肉。燙成五六分熟後連忙送入口,軟滑可口,雖不算是入口即化,但肉香卻補上了不足,很美好的平衡!

牛筋 NT$280
難以形容好吃的牛筋!在湯底熬煮二三十分鐘,牛筋都變得入口即化!預先滷過的牛筋,在舌頭上溶化時,散落一地滷水香,太好吃了!如果可以形容,真的像jelly一像綿滑。

老油條 NT$80
朋友超愛麻辣鍋配上老油條。吃老油條最重要油條夠老,就是翻炸夠徹底,一定要硬脆十足,下湯後才可以吃到那種半濕不乾的美味。當然,當到臭油味,也是個惡夢!

嗎哪的老油條,難聽的是,非常老!吃過湯汁後,還保持一定脆度,湯頭在口中拼發,燙口過癮!

一般麻辣鍋都可以無限續鴨血和豆腐,嗎哪用上上乘材料,所以鴨血和豆腐只可以續一次。
鴨血也是超越所有店的水準,吃過以來最好吃!嫰滑無比,差一點用筷子也挾不起來!吃過嗎哪,你會放棄其他麻辣鍋的鴨血,味道,有時就是比較而來!

總計:NT$ 2453 / 5人

一般網絡上都說吃嗎哪預算為NT$1000/人上下,當然,遇上小鳥胃的西打哥,還有當天因為胃不舒服,只剩下三成戰力的達人,還有三個也吃不多的朋友,最後居然是每人五百都不到!

從前最愛橋頭,別怪我貪新忘舊,現在我最愛嗎哪!

更多照片:
http://blog.yam.com/ywjoseph928/article/33263277
評分: 味道5   服務5   環境5   衛生5   抵食3
  0 個留言    |  加入你的留言
Irene盈
61篇遊記
獨個兒背包之旅@台灣  (台灣)
(旅程日期: 2011-02-13 至 2011-02-19 ,  旅程性質: 背包旅遊)
 整個旅程  (共26篇遊記)
 分享至Facebook 
發表日期: 2011-04-24
就是因為香港也有日出茶太,讓我感受一下香港的日出茶太和台灣的日出茶太.
早上11:00進入台北花博G1圓山出入口,下午5:00也準備在同一的台北花博G1圓山離開. 臨離開前,便準備也看看有什麼凍飲可以飲飲,解解渴渴. 行行下,便看到"日出茶太". 也正想起,香港也有日出茶太,而且也是特別多人排隊的. 我也準備加入一份子. 最終選購了一杯玫瑰茶.

這杯玫瑰茶,飲了一口,真的很想把它棄掉了,因這杯玫瑰茶很甜呀.

最後,我沒有把玫瑰茶棄掉,因我不想浪費. 所以,我慢慢讓玫瑰茶和冰解凍,讓它淡一點. 淡一點,總比起之前這麼甜好得多啦.
每人消費: 約35新台幣 (其他)
評分: 味道2   服務3   環境3   衛生3   抵食3
  0 個留言    |  加入你的留言
Irene盈
61篇遊記
獨個兒背包之旅@台灣  (台灣)
(旅程日期: 2011-02-13 至 2011-02-19 ,  旅程性質: 背包旅遊)
 整個旅程  (共26篇遊記)
 分享至Facebook 
發表日期: 2011-04-23

試試台灣/香港牛肉麵的大對比.

早上約11:00來到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場館真的很大,很繽紛.我在花博行了三小時,總覺得還有很多地方還未去,於是我在下午2:00,便到了花博會場內的台灣美食區,找一間小便檔店醫肚了.

台灣很出名的便是台灣牛肉麵. 來到花博會場內的台灣美食區,當然想揀揀一些當地出名的美食. 剛好,看見"一品之家"很多人在排隊.加上也看見食店也貼了不少獎狀,相信也是不錯的,於是便決定也一起和他們排隊,排隊買台灣牛肉麵.

排隊買牛肉麵的次序像香港一些車仔麵檔一樣,先排隊付錢,輪流看看你order什麼,之後續一很快地加上配料送上.

台灣的牛肉麵和香港的牛肉麵不同. 香港牛肉麵的牛肉大多是新鮮一塊塊的牛肉,但台灣的牛肉麵全是一小件的,像香港所說的"牛腩"一樣,如果要在香港order台灣的牛肉麵,香港應該稱呼為"牛腩麵"


好. 已經是下午2:00,肚餓了,找找位子,準備吃這一碗放在我面前的台灣牛肉麵.

先品嚐一啖牛肉湯. 覺得牛肉湯很清淡,還以為牛肉麵的湯很濃味添.

之後便吃幾口麵,麵粗粗的,總算有質感,不錯. 不過,最可惜的便是這幾口牛肉. 牛肉超"韌",一點也不"林".而且趙的時候,特別容易"痴牙",很失望. 真的很失望. 我在香港吃台灣牛肉麵也不是這樣. 心想,申請來到花博的美食廣場,不是應該要審查嗎(即是試試食物的質素)? 牛肉真的太"韌"了,我只好把所有麵吃光,相反牛肉便只吃了兩件便離開了.

為了証明一下台灣的牛肉麵的質素,我一定要在今個旅程中再試試其他餐廳的台灣牛肉麵,看看是我的問題,還是這店的問題.









每人消費: 約100新台幣 (午餐)
評分: 味道2   服務2   環境3   衛生3   抵食2
  0 個留言    |  加入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