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_jessica
我是sum_jessica。 我最喜愛到台灣旅遊 , 最鍾意遊覽自然景觀,歷史建築/遺跡,主要地標,民俗風情, 住宿通常會揀4星酒店,5星酒店。
留言  留言給此旅遊家
  遊記數目 2
  上載相片 58
  上載影片 0
最近分享過的旅程
喪食台北遊
國家/地點: 台灣
旅程日期: 2010-08-12 至 2010-08-15
喪食台北遊 (台灣)
(旅程日期: 2010-08-12 至 2010-08-15 ,  旅程性質: 觀光攝影, 飲食購物, 畢業旅行, 消閒度假)
 整個旅程  (共2篇遊記)
 分享至Facebook 
發表日期: 2010-08-27
這個旅程是跟東瀛遊台北四天團,但我們在每個景點都加插了很多吃的部分。台北以小吃居多,我們這次旅行大部分以小吃代替正餐,總之沒有定時的吃吃吃!:P 因要嘗試更多不同的小吃,我跟朋友二人share了所有的小吃,所以價錢也是一份食物的一半,要注意啊。(rate: NTW4約等於HKD1)

第一天行程:
11:10長榮航空:香港至台北桃園機場→九份→陰陽海→基隆廟口夜市→晶華飯店
P.S. 由於三晚都住同一間飯店,酒店評論會在最後一天統一來寫。
悲情城市 笑臉2010-08-27
因九十年代梁朝偉所演的一齣電影《悲情城市》而出名,九份的建築物雖然沒有像哥德式建築的特色,但鐵皮屋和屋簷等簡單的建築總散發著一種懷舊的風情。沿著九份老街走,兩旁的店舖林立,主要是食肆及售賣手工藝品的,每間店舖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有赤柱大街市集般的感覺。
沿老街走大約五分鐘會來到一家叫《阿信的店》,裡面有很多手信(台灣叫伴手禮)賣,能夠試吃過才買,價錢頗經濟,很多貨品都能買五送一,可跟朋友搭著一起買。這裡的麻糬和果凍最有名,也是最好吃的。麻糬非常煙韌但不黏牙,皮的厚度剛好,內餡濃味也夠滑,不會太甜,吃過才知道優之良品的麻糬一點也不入流。味道也有很多款,選擇不了的話可以像我一樣買包集匯的。果凍比一般的硬,有咬口有質感不會稀框框,帶回香港也不怕會撞得爛成泥一樣。我試的和買的都是芒果味,果汁味很重,吃下去沒有人工調味的感覺,是很不錯的。
一直沿鋪了階磚的斜路往上走,看看每家店所賣的東西,時間就像慢流了一樣不趕急,非常寫意。走到中段的位置能夠眺望整個東北海岸風光,雖然那是陰天,山巒起伏於雲層間,水平線也與天空混在一起,反而有一種若隱若現的矇矓美。路旁的咖啡店還整天播放著較淒美的純音樂,更是營造悲情城市的氣氛。
推介項目: 阿信的店
參觀時段: 下午
其他消費: 買手信: TWD400
評分: 值得去4  

走著走著嗅到了很香的烤腸味,雖然烤腸店之前也走過幾間,但這家有人排隊! (提提你,在台灣好吃的東西才要排隊,人們都不介意等,最緊要吃到好吃的,相比趕趕急急的香港,台灣人更懂得吃啊!) 老闆娘也不理是否多人在等,還是慢慢的燒慢慢的燒,有好幾次以為燒好了但都不是,我們還怕老闆娘會燒得太焦呢。等了都有七八分鐘,老闆娘夾了一條腸放於紙袋裡,準備好紙巾,然後把整個都給我們,還跟我們說對不起讓你久等了,看得出她是對食物很執著,不然不會冒著客人久等走了或是發火還要慢慢的烤好香腸,還有台北人果然很有禮貌呢。
一拿上手非常的燙,不能夠立刻吃,但看著外表已經非常吸引了,不但沒有太焦,蜜糖使外皮更為光亮,香味更加強烈,很想不顧燙口而一口咬下去!一咬下去外皮真的非常脆,在香港吃脆皮腸也沒有像這個那麼脆! 過了一層脆皮後是熱熱軟軟的口感,那是內裡的肉,非常juicy,還真是有汁必出來,皮脆肉嫩大概就是形容這條腸吧! 能夠看見裡面的肉是剁碎的豬肉,夾著零星的肥肉,當然只是吃肥肉的話會很膩,但肥的份量不會過多,比半肥瘦再瘦一點點,那些肥就讓整條腸更為甘香。蜜糖味足夠,能夠使香腸更香之餘,也帶出其甘甜。因要掃小吃,跟朋友二人只share了一條香腸,但這香腸的份量真的很夠大,比一般的司華力腸還要長,大約是HKD10的價錢,實在非常抵食!
後來回程的時候又經過這家店,發現這家店大排長龍!我們沒有選錯呢 實在是值得推介!

推介菜式: 九份山豬肉香腸
每人消費: 約20新台幣 (下午茶)
評分: 味道5   服務4   環境2   衛生2   抵食5
要數傳統的台北小吃,芋圓是其中很出名的一種。因台灣人真的很熱情,很多東西都可以先試吃再決定買不買,就算試吃後不買他們也不會給面色你看。我們走著老街,又是有很多家店都在賣芋圓,在街尾試吃過一家很粉也就沒有買,來到這家看見有人圍觀,試吃下很是煙韌,便在這兒買了一碗冰的芋圓。還以為老闆分開上,因為一看見這碗面全都是冰-_-,但一問之下又真的是冰芋圓了。(後來才知道原來台灣很喜歡將食物煮好,若然你要冰的便在面上加很多碎冰。) 芋圓就像是沒有餡的湯圓般,只有指頭般小,四四方方的。這兒的芋圓有數種味道:綠色(綠茶)、黑色(芝麻)、紫色(芋頭)、黃色(可能是黃糖原味?吃不出是甚麼-_-)。味道還是吃得出的,不過除了芝麻味較突出之外其他就是淡淡的,加上有點甜的糖水伴著,吃下去就是甜絲絲。就像上述這家的芋圓真是比較QQ,也沒有黏牙,是個很不錯的甜品。一碗大約是HKD10,跟友人share會沒那樣飽肚,也能吃更多小吃啊!
推介菜式: 冰賴阿婆芋圓
每人消費: 約20新台幣 (下午茶)
評分: 味道4   服務4   環境3   衛生3   抵食4
不算是景點 哭臉2010-08-27
看著行程一直也不知道甚麼是陰陽海,還以為有甚麼像鬼故的來頭。一到達才發現是一個有深淺藍色交雜的海,說因為是位於鹹淡水交界,加上附近的工廠所排出的污染物而造成的。其實很多地方也有這樣不同顏色的海水交雜,沒有甚麼特別,不覺得這值得稱為一個景點。 還有就是這兒是馬路,沒有停泊的地方,根本也就下不了車去拍照,實在是沒有甚麼值得去。
參觀時段: 下午
評分: 值得去1  
鮮肉包
鮮肉包
高麗菜包
高麗菜包

是晚來到基隆廟口夜市掃街作晚餐,因此以下的食肆都是在愛四路的夜市裡,確實位置不太記得,但這個夜市勝在每間商戶都有編號碼,還有大大個招牌在頂頭,找不到其他商戶也會很熱心的幫助你,所以不用怕去不了。
旅行團在大馬路口放下我們,一開波走入去不夠兩分鐘已能看見這家明記生煎包,看到在蒸籠裡的包子雪白冒煙,當然忍不住買兩個試試。買的時候店員很好笑容,還會指向一堆熟了的高麗菜,怕我們不知道甚麼是高麗菜。我們買了一個鮮肉包和一個高麗菜包,在店員叮囑下知道有芝麻在包面的是鮮肉包。

鮮肉包
包子是熱燙燙的,看得出是新鮮製造。一咬開甚麼汁也飛出來了,肉餡實在juicy,沒有黏牙或太鞋口,剁肉的肉質尚算鬆軟。餡除了肉還有少許菜,肉和菜的比例剛好,菜不會喧賓奪主,也能夠中和肉類的膩。可能因為太多汁的關係,就像相片所見的,包邊都濕淋淋了,會有少許霉霉的感覺,但吸收了肉汁是更冶味的,也就OK了。包層夠薄,底夠厚也煎的夠香夠硬,能夠承受大塊肉餡的重量,沒有穿掉的底很不錯。

高麗菜包
還以為只用菜造的包會沒甚麼味道,誰知一咬下去就是很有香味,這要數是炒高麗菜的過程應該有下了很少很少的肉碎,還有炒的時間拿掐準確,才能充份散發其香氣。味道絕不單調,也不比鮮肉餡遜色,冶味得來反而還沒有了鮮肉餡的點點膩。高麗菜炒得夠軟林,但也不失爽口,與更軟的包層成了一個對比,口感很豐富。炒餡的時候已把菜炒至乾身,沒有很多水份留在菜裡,所以包邊也沒有被菜出的水浸濕,比較乾身香口,薄包層和厚脆包底則跟鮮肉包的一樣。相比之下高麗菜餡比鮮肉餡更為出色,在包中的發揮也較好。

推介菜式: 高麗菜包
每人消費: 約11新台幣 (晚餐)
評分: 味道4   服務5   環境3   衛生3   抵食5
有名三明治 笑臉2010-08-27

賣三明治賣到連旅遊書也有介紹,這種三明治可真是要嘗試嘗試。其實也真的不知道為甚麼叫營養三明治,也看不出餡料到底有多營養-_-,不過不要緊,好吃就行了! 營養三明治大概已變成了一種台灣菜色,也不是只有一家店在賣,不過這家在頭段也是最多人買,只是在生煎包的附近,就在這家58號食店買吧。
營養三明治有別於一般我們常吃的三明治,看上去就像是油條包著沙律似的。拿上手非常的燙,又是新鮮的產物。咬下去包層非常鬆脆,deep-fry過的包面層香脆可口內層軟綿,不知是拿甚麼包來炸,但內層是甜的,像是donut內層那種甜味,我蠻喜歡的。 醬汁是沙律醬,酸酸甜甜的與甜包非常配合,也很開胃。餡料有滷蛋、紅腸、番茄等,算是份量和種類都多,味道也是頗適合在這個甜包作三明治餡的,值得一提是滷蛋沒有像平時的較膩,可能是因為滷的較淡味,在其他配料的酸甜味道下也沒有覺得怪。
TWD55一份價錢是OK的,份量沒有很大,但勝在夠美味!

推介菜式: 營養三明治
每人消費: 約27新台幣 (晚餐)
評分: 味道5   服務3   環境3   衛生3   抵食4
軟綿蛋糕 ok喇2010-08-27

走著看見幾家賣雞蛋糕的,但因為一買就要買六個,不想這樣撐飽肚子,便沒有去買。走到這家還以為能夠買一個,落了單要一份爆漿朱古力後,一個客人來問老闆一份有多少,他說六個我們才知道笨了。 不過也不要緊,幸好一個的size也算小,還有爆漿呢,其他店都沒有…(自我安慰一下-_-)
新鮮烤的熱燙燙,即使有盒盛著還是能感受其熱力。等了良久才能吃第一個,賣相是很不錯的,一小個能夠用竹籤拿起,還印有EGG字樣,都很可愛。吃下去倒沒有甚麼爆漿,甚至連流出來也沒有,質感就像是剛熟的蛋黃。朱古力味道頗濃郁,不止是內餡,即使是外皮也有很強烈的朱古力香,應該像是香港的雞蛋仔般在蛋糕漿也混入了朱古力。整個蛋糕咬下去很軟綿很spongy,中間的氣孔足夠,全因raise the dough的過程做得好,才能讓那麼多二氧化碳打進蛋糕內。
是個不錯的雞蛋糕,但就是沒有甚麼特別。不得不提是台灣被日本統治過,留下來的日本文化可真多,由小吃到餐廳都有很多地方能吃到日本菜,不過在日本吃還是在台灣吃好吃點,就有待嘗試了。

每人消費: 約17新台幣 (晚餐)
評分: 味道3   服務3   環境3   衛生3   抵食4
旅遊書有介紹士林區的三兄弟豆花,看見相同的名字出現在基隆區,想也沒有冒牌的吧,便走進了這家甜品店。一坐下menu全是甜品,但來豆花店當然要吃豆花啦!豆花中它也有很多選擇,豆花配紅豆、芋圓、粉圓等甚麼都有,今天吃過芋圓的我們便試試粉圓吧。下單後看見芋圓好像較受歡迎,本身有點想轉的意思,可是店員推推讓讓,都不用五分鐘那豆花變來了,還真的太快了吧a_a,也沒有改變的餘地。
就如之前所說的一樣,想要吃冷的甜品都是在面上加碎冰,幸好台灣用的冰都真的是很碎,就算真的不小心筆在匙裡面吃掉也OK,感覺也沒有大大塊矇矓的冰看起來那樣髒。豆花還真是頗滑溜的,有點像剛熟的蛋白,但豆味欠奉,缺少了濃郁的豆香。還以為粉圓跟芋圓是一家親,來了卻發現根本就是珍珠奶茶的珍珠嘛! 這裡的粉圓一點也不煙韌,外皮已經有想要溶掉的感覺,應該是太削還有煮得太久,中間也是軟軟的,甚麼口感也沒有。就像珍珠一樣沒有味道,也不覺得跟豆花有火花,還是豆花還豆花,粉圓還粉圓,兩個雖在同一個碗裡卻是分開的個體,味道和質感也沒有搭在一起。
其實一直坐著也沒有感覺很多人,若真的有名的話不是應該大排長龍嗎?士林的三兄弟豆花出名,但基隆的三兄弟豆花吃下去只是一般貨色,難到這間不是真正的三兄弟? 有機會去嘗嘗士林那家,看看到底是我的期望太高,這兩家三兄弟是一樣,還是這根本是個冒牌貨。
每人消費: 約15新台幣 (晚餐)
評分: 味道3   服務3   環境3   衛生3   抵食4
超大條春捲 ok喇2010-08-27
走到盡頭後又重新走回來,在沒轉彎前的第一段再吃。這次看到的是什錦春捲,看看也不貴,便嘗試一下。老闆娘又是很好笑容的給我們包春捲,還很有禮貌地遞給我們,台灣人的服務態度可真是好啊!
TWD40的春捲還真是頗大條,直徑都有一個手掌橫計那麼長。春捲的皮很薄,看下去那麼白還以為沒有熟-_-,但其實是沒有炸過而已,這樣還頗健康的。一咬下去汁液四飛,醬汁酸酸甜甜的很開胃,也給了沒味道春捲皮和淡淡的蔬菜餡提升了味道,汁是很不錯的。春捲的皮菟得來竟然也有點軟Q,沒有很削很容易破,能夠承受的起裡頭那麼多餡料的重量。餡料真的很豐富,有紅蘿蔔、香菇、高麗菜、豆、玉米等等(可是吃到尾竟然有我討厭的芫茜),全部都切成絲或碎,所以更容易包更多餡料在裡頭。雖然用料豐富,但味道其實只是一般,也沒有甚麼特別。不過這麼便宜和份量大,其實也頗抵食的。
每人消費: 約20新台幣 (晚餐)
評分: 味道3   服務4   環境3   衛生3   抵食4
足料螃蟹羹 ok喇2010-08-27

走回路才記得要看看旅遊書,便發現這家螃蟹羹非常有名,雖然被什錦春捲截了糊(先光顧了),但目標在這兒不得不吃!這裡有露天的座位也有靠廚師的bar台,我們就選擇了後者,其實位子也是頗滿的。二人點了一客螃蟹羹,手裡還吃著那大得過份的什錦春捲-_-,雖然這樣有點不好意思佔著位置,但老闆娘完全沒有介意。
縱使是在一大鍋裡頭盛一碗出來,賣相是很不錯的,沒有滴得四周也是的髒,還不忘用芫茜在面頭裝飾一下。夾開了那討厭的芫茜,喝一口湯,其實也不算鮮甜,對我來說胡椒粉味太重,有點遮蓋了羹本身的味道,不過友人還蠻喜歡胡椒粉味重的羹,因人而異。質感比香港的碗仔翅稀,其實這種稀稠程度還OK,不會太水也不會太實。料方面則是很足,雖然碗子小,螃蟹肉還真的有大約十條,而且不是魚目混珠的蟹柳,是真的用蟹腳拆出來的一條肉,也是頗新鮮的。其他配料有髮菜(?)、香菇、筍絲等,蠻豐富的,也就是碗仔翅走翅的足料版。
店的廚房還真是頗開陽的,因此我們坐bar台都是望著廚師準備。看到這家的油飯還真的好像很吸引,油光的表面,香噴噴的新鮮蒸氣,飯有點啡色的豉油份量剛好。還有跟其他家店賣油飯的比較,這家的油飯可真的賣得快,就是多人點多人吃,也就代表造的比較新鮮(快賣完又要再造)。可惜胃已經吃不下飯了,不然真的會試試,讀者若然經過也不妨嘗試一下。

每人消費: 約25新台幣 (晚餐)
評分: 味道4   服務4   環境3   衛生3   抵食3
清涼泡泡冰 笑臉2010-08-27
來回經過兩次這家店也是人頭湧湧,走著會見到不少行人拿著泡泡冰吃,吃到最後當然要吃一個甜品作結! 雖然看見很多人都吃花生味,但我們怕太膩,畢竟胃的位子已經不多-v-,看到一個叫情人果的味道,青色的,還蠻新奇,於是就點了這個。
店員都在盛花生味的泡泡冰(太多人點了),等了一回才盛我們的。拿上手就有陣陣水果香,吃下去泡泡冰其實就是雪芭的朋友,都是用新鮮水果做的,像很幼的沙冰般,夏天吃實在清涼。餐牌上寫情人果的英文名字是young mango,倒吃不出有芒果的味道,但就像是熱情果般的熱帶水果味吧,感覺很refreshing,也就真的像我們一開始點這個而不點花生味的目的。泡泡冰夾雜著一顆顆情人果粒,情人果粒則是較硬,頗有嚼頭,與綿綿的泡泡冰成了口感的對比。一直吃直至吃完我們的舌頭也沒有變綠,可見那種綠還真全是由水果造出來的,而沒有添加人工色素。份量還真是頗多的,台灣人吃冰都是吃滿滿的,就算我們兩個人share也覺得有點多a_a。看香港的冰品又貴又少,所以TWD45絕對是抵食!
說是泡泡冰始創人,大家來到不妨到這37號店試一下台灣的泡泡冰!
推介菜式: 情人果泡泡冰
每人消費: 約22新台幣 (晚餐)
評分: 味道4   服務3   環境3   衛生3   抵食4
  0 個留言    |  加入你的留言
此遊記的留言
加入留言
如要加入留言, 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