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魚眼咖啡館吃過一頓午餐+下午茶後,好像體力也回復了不少。或許,是那杯甘苦味過了火的咖啡,提供了過多咖啡因,在那個堪稱北京最現代化的三里屯轉了幾個圈後,還覺得精力十足。看一下手錶,離晚餐時間不遠,倒不如慢步走過去。
在北京,常遇到個問題。往往,點與點的距離是讓人進退兩難。就像從三里屯走過去大董,剛好在兩個地鐵站中間,坐地鐵不成;徒步過去,超過十五分鐘的腳程,幾乎是從金鐘走到銅鑼灣邊皮。剩下只有公車一途,但看到像東華籌款般的車廂,還是乖乖的徒步走過去。呀,別奢望坐的士,在北京成功找到的士的機率,跟在沙漠遇上豪雨是不遑多讓。
話說回來,這次北京之旅出發之先,早就在網絡上查找各式各樣的飲食資訊。到北京怎能不吃北京烤鴨,從前人人都吃全聚德,近幾年,大家換了新歡,統統改吃以「酥不膩」烤鴨著名的大董。或多或少,人人都愛新鮮,而且,大董也把從前吃烤鴨是悶是老派的感覺,重新包裝成是件潮事。
從三里屯出發,走到快放棄時,終於到達大董烤鴨東四十條店。在人頭擁擁的櫃檯報上名字,幸好在香港預先訂了位,不然,真的等到天荒地老。在侍應引領下走到二樓的另一個大廳,眼前真的豁然開朗。高挑的大廳,細意設計過的裝潢,每一處都給人一種摩登時尚的感覺。坐好,侍應送來本大餐牌,足有整隻前臂長的餐牌。翻來翻去,終於擬好要吃甚麼。
先來一道滷水鴨胗,自己吃烤鴨,總忍不住要點些鴨內臟來過癮。鴨胗爽脆入味,滷製時間足夠,每口都嘗盡滷水香。唯一是份量有點太大,作為前菜,實在吃不消。
吃過鴨胗,怎能放過鴨腸?再來一道蠔皇鴨腸。已除去油脂的鴨腸,本身食味較淡,只能嘗其爽脆質感,用上蠔油醬汁來炮製以填補不足,實在是聰明之舉。鴨腸入口嫰脆,醬汁緊緊依附着每條鴨腸,鮮濃味美,份量也是king size,不過,由於實在美味,吃到最後一秒,我也沒有放棄。
兩道內臟後,終於來一道招牌菜。大董除了烤鴨,也以「意境菜」聞名,這道江雪糖醋小排就絕對是代表作。嫣紅的糖醋小排置於青石板送到跟前,侍應隨即施施然灑上糖霜。邊灑邊唸柳宗元的名詩「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以菜餚營造意景,讓食客除了味覺和視覺外,心神也一同融入菜式,大董的「意景菜」可算是先鋒。
這個做法是「前衛」,還是多此一舉,我不敢下評論。不過,只希望侍應在唸詩時可以集中一點,灑糖霜時認真一點。是夜的糖霜,有大半都落在孤單的桌上。糖醋小排就是一般糖醋小排的味道,不算突出,或許,當時的心神早已落在咒駡那個「意境菜」的點子之上。
終於到主角烤鴨。點了半隻烤鴨,廚師在桌邊靜靜的片皮起肉,不消半响,井然有序的鴨皮和鴨肉便送到桌上。一般在香港吃烤鴨,配料只有海鮮醬、大蔥和青瓜。相比大董,真的有點「寒酸」。除了加入用以拌淨鴨皮同吃的砂糖外,還有最地道的蒜泥和心裏美,在北京吃烤鴨,果然有北京風味。
先來一片鴨皮,以「酥不膩」聞名的大董,這片鴨皮真的可見一斑。鴨皮香酥可口,配上砂糖,「咔嚓咔嚓」更覺香脆,而砂糖的甜味更清減了鴨皮的油。吃下去,一點也不覺得膩,只想再來幾片。再來一片帶皮鴨肉,除了一般的荷葉餅外,大董還提供了空心小燒餅供食客包鴨肉同吃。個人特別愛以小燒餅配上蒜泥同吃,薄脆香口的燒餅,中間塞滿肉嫰多汁的鴨肉,咬開,一下子衝上來還有蒜泥的辛勁,實在是地道口味。
最後送來一清油膩的粟米冰沙和荔枝,雖然飽到有點撐,但實在不掩冰沙的清爽,一口下來,剛剛烤鴨的油膩都統統給去掉。
後記:
大董早已打敗全聚德,成為北京第一烤鴨店。單看離開時還是塞滿人的大堂,就知道大董的盛名,真的響負全國。不過,是夜在大廳中剛好有兩桌香港人,算起來超過三十人。全晚高聲闊論,廣東話響遍大廳,感覺很不是味兒。如果大董幾乎已經成外來客的天堂,縱然美味,下次,我還是想找一家地道一點,破落一點的烤鴨店。
吃,永遠都講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