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北海道不吃拉麵,像是來香港不吃點心一樣,總不成事.日本拉麵以地域分支,而北海道派再以城市細分為札幌,旭川,函館,釧路等分流,湯底有味噌,牛油,鹽味,柴魚湯,各有地域色彩.
趁還在札幌市,要吃當地的味噌拉麵比比看.心中一直懷念年前吃過的純連味噌拉麵,本來想帶家人去本店回味,可惜時間所限,活動範圍限制在車站一帶-也就不要再選擇了,直接到與車站相連的札幌ら~めん共和国,一嘗人氣頗盛的白樺山荘.
日本人總是喜歡把同一類型的東西放在一起,幫它改個甚麼國甚麼橫丁樂園的名字,然後要它們互鬥人氣淘汰出局來招徠客人,推高人氣,云云.這裡看來又是另一個這條’共和國’equation的成品,人氣也鼎盛的,不過是十二點多已經大排長龍,當地人也不少的.
目標鎖定了札幌味噌流派的白樺山荘,要排隊,幸好不長,室內有冷氣也蠻舒服的.未入座先落單,是節省時間的制度.看見廚房的煮麵師傅正在用兩隻手倒四個剛煮好的麵餅(!),功駕十足;在跑來跑去的員工好像比座位更多,但都給人井然有序的感覺,一切也能給客人信心.
雖然坐的只是木枱木櫈,但感覺比香港不少餐廳更清潔更齊整.坐下,安置好衣物,再喝一口回魂的冰水,之後就靜靜等吃麵.
點了基本的味噌叉燒拉麵,爸要了辣味味噌拉麵,再加一客煎餃子,圓圓的很是可愛,有點像中國的生煎飽.味道也佳,餃皮薄得來煎得剛好一面脆一面稔,裡面的豬肉菜餡不肥不瘦,也滿有肉汁的非常惹味,些少辣油更能錦上添花,好吃.
拉麵份量十足,愛拉麵的爸還要加替玉,佩服.味噌湯呈楬色,表面上漂著不算厚的油脂層,配料有木耳,紫菜,筍絲,葱花等等,除了肉丁外更有幾片圓形叉燒片,底下浸淫著粗曲蛋麵.
習慣先呷一口湯,感覺有點咢然,因為這湯比想像中啖-有味噌的咸味,有湯底的鮮甜,唯獨是那’炒’過的鑊氣感覺不足,骨湯也不太厚重,整體來說有點薄削和不夠香.記憶中好的味噌拉麵,湯頭比這更厚身(但並不代表肥膩),有更重的鑊氣,味噌的香更突出.現在這碗也好,但心中總是想念純連那碗味噌拉麵,那碗令不太愛味噌湯的我完全改觀的那一碗.
湯削身,幸好麵條追回分數.粗粗的黃色蛋麵煮得很煙韌,滿有嚼感的,不錯.掛湯力強也不只因那曲曲的麵身,也因那像post-it的黏麵條表面,不知怎的湯頭就乖乖黏著不放了,反而那蛋香補充了湯底的不足,兩者互補得相當合拍.另一驚喜是那薄薄的紫菜,浸了湯依舊鮮味十足,更是非常香.
叉燒有分叉燒片和肉丁,前者明顯是肥瘦相間,軟得入口即溶,纖維也幼細,可惜肉味沒甚;肉丁則濃味得多,只是肉質要妥協了.那究竟加錢吃叉燒拉麵值不值?那要看你有多愛軟滑的肉質了.
枱上也有免費的蛋,當然不會是半熟玉子那麼便宜,只是普通的恰蛋,味道只是一般,加上麵的份量十足,只吃了少許蛋白就再沒胃口吃下去了.所以蛋這回事還是一份錢一份貨,下次還是多付百多元加隻半熟玉子好了.
離開時,店外的人龍比來時更長.但有機會再來,應該不回再來這拉麵王國了吧.還是回到隱世好店所在的街頭,用自己一雙腿去探路搜尋.經過尋覓才找到的那碗拉麵,應該更加難得和美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