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遊記日期:    發表日期:    
 
簡介形式      文章形式
共找到 895 篇遊記, 正顯示第 161 至 170 篇遊記
patfish521
83篇遊記
9/2012 脊屋14天西藏之旅 (中國)
(旅程日期: 2012-09-08 至 2012-09-23 ,  旅程性質: 背包旅遊, 觀光攝影)
 整個旅程  (共26篇遊記)
 分享至Facebook 
發表日期: 2013-05-07
17/9/2012
第十天 : 拉薩 - 日喀則 (住宿) ~ 下半天遊

第10天下半天的行程,開始進入307國道2旁的雪山美景。為了免付卡若冰川的入場費,師傅們在公路上找地方停下來給我們影相,真的沒想過冰川是可以這樣近距離而望。之後便到了滿拉水庫、宗山城堡,晚上便來到日喀則備案後休息,準備明天上珠峰大本營之旅。
經過此地時,師傅說不能停車,因為要收錢的,所以只能幫我們慢駛經過給我們影張相,然後會在前方找個位給我們影相。原來這裏便是卡若拉冰川在南方最高峰的乃欽康桑峰的入口,這裏是紅河谷的拍攝地,海拔5020米之高。
經過此地時,師傅說不能停車,因為要收錢的,所以只能幫我們慢駛經過給我們影張相,然後會在前方找個位給我們影相。原來這裏便是卡若拉冰川在南方最高峰的乃欽康桑峰的入口,這裏是紅河谷的拍攝地,海拔5020米之高。
在公路上停了下來,然後給我們去拍卡若拉冰川。
在公路上停了下來,然後給我們去拍卡若拉冰川。
卡若拉冰川背靠西藏四大高峰之一的乃欽康桑峰海拔7191米南坡,在整個西藏離公路最近的就是卡若拉冰川,離公路只有三百多米。
卡若拉冰川背靠西藏四大高峰之一的乃欽康桑峰海拔7191米南坡,在整個西藏離公路最近的就是卡若拉冰川,離公路只有三百多米。
307國道上的風光。
307國道上的風光。
在路邊所見,原來便是滿拉水庫,只是沒想到原來滿拉水庫的水是碧綠色的。
在路邊所見,原來便是滿拉水庫,只是沒想到原來滿拉水庫的水是碧綠色的。
滿拉水庫以灌溉、發電為主,兼有防洪、旅遊等綜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建設項目,有“西藏第一壩”之稱。
滿拉水庫以灌溉、發電為主,兼有防洪、旅遊等綜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建設項目,有“西藏第一壩”之稱。
到了江孜宗山廣場,在山上的便是江孜宗山城堡。
到了江孜宗山廣場,在山上的便是江孜宗山城堡。
離開了江孜宗山城堡後,我們便來到這路上停車下來,就是要遠觀白居寺,因為我們都沒興趣再入寺內觀看,所以安排遠觀。
離開了江孜宗山城堡後,我們便來到這路上停車下來,就是要遠觀白居寺,因為我們都沒興趣再入寺內觀看,所以安排遠觀。
江孜宗山城堡屹立在白居寺對面的懸崖峭壁上,山頂海拔4187米,現有大小房間193間,存古建築7064平方米。
評分: 值得去5  
  0 個留言    |  加入你的留言
patfish521
83篇遊記
9/2012 脊屋14天西藏之旅 (中國)
(旅程日期: 2012-09-08 至 2012-09-23 ,  旅程性質: 背包旅遊, 觀光攝影)
 整個旅程  (共26篇遊記)
 分享至Facebook 
發表日期: 2013-05-05
17/9/2012
第十天 : 拉薩 - 日喀則 (住宿) ~ 上半天遊

第10天的行程開始往拉薩西的方向進發。上半天行程主要由318國道往羊卓雍措,當中沿着318國道,可以見到水葬台,當時是沒有任何儀式在做,我們只是經過慢駛給大家影相,沒有停下來,所以沒有什麼期待或失望。

而到達了羊卓雍措時,碧玉色的湖水,像是一塊寶玉在眼前,她的美在任何人眼中是流不走的,那美麗的羊卓雍錯,讓我好想有機會回來與她再次重聚。
 
水葬台,是給一些家境較窮的人,沒錢進行天葬,而來到這裏水葬。  水葬主要是把肢體解件後放入河內,讓河水中的魚消化,所以西藏人從不食魚,是從這習俗而來。路經時是沒有任何儀式進行的,也因為在公路次上不能停下來,只好慢駛給我們影相。
水葬台,是給一些家境較窮的人,沒錢進行天葬,而來到這裏水葬。 水葬主要是把肢體解件後放入河內,讓河水中的魚消化,所以西藏人從不食魚,是從這習俗而來。路經時是沒有任何儀式進行的,也因為在公路次上不能停下來,只好慢駛給我們影相。
沿着公路往上爬,因為要準備穿越海拔5030米高的崗巴拉山口。初時下車,感到腳力不夠,行起時有點不夠氣,原來我已身在於差不多4900米的海拔之上。
沿着公路往上爬,因為要準備穿越海拔5030米高的崗巴拉山口。初時下車,感到腳力不夠,行起時有點不夠氣,原來我已身在於差不多4900米的海拔之上。
在路中見到有此羊在,好在影時沒有人在,否則又來問我收錢。
在路中見到有此羊在,好在影時沒有人在,否則又來問我收錢。
見到有此牛在,沒有人在身邊,因為收錢的人便是這樣,遠處地望着一切,只要有人影相便前去收錢。
見到有此牛在,沒有人在身邊,因為收錢的人便是這樣,遠處地望着一切,只要有人影相便前去收錢。
看着湖水清澈和那種色彩藍得美艷動人,真的如碧玉一樣,湖面之廣闊只能用接合相而拼出來。
看着湖水清澈和那種色彩藍得美艷動人,真的如碧玉一樣,湖面之廣闊只能用接合相而拼出來。
當離開此位置,我們的車一直是往山下爬,直到山腳的公路,來到一個很大的停車場下車,然後沿路而入,便看到此石了。  沒想到此石影相便要收每位RMB5位,沒想到這石是在景點之內都要這樣收錢。
當離開此位置,我們的車一直是往山下爬,直到山腳的公路,來到一個很大的停車場下車,然後沿路而入,便看到此石了。 沒想到此石影相便要收每位RMB5位,沒想到這石是在景點之內都要這樣收錢。
然後再開車往山腳之下,來看看羊湖其餘的部位,進來之前都要每位收RMB40門票。
然後再開車往山腳之下,來看看羊湖其餘的部位,進來之前都要每位收RMB40門票。
再往前走一點點的另一番景色。
再往前走一點點的另一番景色。
羊卓雍措,簡稱羊湖,藏語意為“碧玉湖”、“ 天鵝池 ”。距拉薩不到100公里,與納木措、瑪旁雍措並稱西藏三大聖湖。

湖面總面積678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441米,東西長130公里,南北寬70公里,湖岸線總長250公里,大約是杭州西湖的70倍。湖水均深20-40米,最深處有60米,是喜瑪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內陸湖。羊湖汊口較多,像珊瑚枝一般,因此它在藏語中又被稱為“上面的珊瑚湖”
入場價錢: 每人40人民幣元
評分: 值得去5  
  0 個留言    |  加入你的留言
patfish521
83篇遊記
9/2012 脊屋14天西藏之旅 (中國)
(旅程日期: 2012-09-08 至 2012-09-23 ,  旅程性質: 背包旅遊, 觀光攝影)
 整個旅程  (共26篇遊記)
 分享至Facebook 
發表日期: 2013-05-01
16/9/2012
第九天 : 林芝 - 拉薩 (住宿) ~ 下半天遊 


第9天下半天,繼續由38國道回拉薩,途經第1次經過雅江中游河谷,是下午的時間,在陽光充沛之下,還是這樣吸引,所以拍下不少相片。返回拉薩後,晚上便去了食晚飯,再前往超巿購買些食糧用於珠峰行程之用,然後便回房內好好休息,等待明天向另一期待之地區進發。 
到松贊干布出生地,去了洗手間又付上了RMB1/人。然後在洗手間旁影相。
到松贊干布出生地,去了洗手間又付上了RMB1/人。然後在洗手間旁影相。
把另一邊的環境都影了下來。
把另一邊的環境都影了下來。
還在這裏影了接合相。
還在這裏影了接合相。
到雅江中游河谷了。記得第一次來到時,真的被她所給吸着,今天來的時間是下午,太陽在猛烈之下感覺上午前來吸引多一點。
到雅江中游河谷了。記得第一次來到時,真的被她所給吸着,今天來的時間是下午,太陽在猛烈之下感覺上午前來吸引多一點。
另一邊的光線是側光,所以反差沒這麼大,雲兒的層次還較多。
另一邊的光線是側光,所以反差沒這麼大,雲兒的層次還較多。
雖然感覺上午所影的相反差沒這麼大,但眼前的美景還是這樣的吸引。
雖然感覺上午所影的相反差沒這麼大,但眼前的美景還是這樣的吸引。
水中的倒影在水上反映出天空和山來。
水中的倒影在水上反映出天空和山來。
把這美麗的景色影了接合相。
把這美麗的景色影了接合相。
秋色下的雅江中游河谷是很美。 
評分: 值得去5  
  0 個留言    |  加入你的留言
上海人回上海開飯 (中國)
(旅程日期: 2013-01-30 至 2013-02-20 ,  旅程性質: 探訪親友)
 整個旅程  (共5篇遊記)
 分享至Facebook 
發表日期: 2013-05-01
正
正
正
正
正
小小花園是我上海的一個死黨在我沒來香港那會就嚷嚷著要去的咖啡店,那陣子“花園系列”應該還沒發展起來,不料僅僅過了一年半,這次回到上海特地約上朋友一探究竟,盡在網路上發現已儼然發展處“花園系列”咖啡館,更是遍佈上海各大知名“隱蔽”+“小資”區域,基本都具有大棵梧桐樹,非主幹道小徑以及市中心等幾大特點!
不知是自己想來好運還是衰運,回上海短短一個月不到,經歷兩場大雪,這便是第一場,連著兩日去了“花園系列”總店,即小小花園,第二日又去了近長樂路的小花咖啡館,兩日均是大雪瀰漫紛飛,讓人濕了“褲子”也濕了“襪子”啊~~~
廢話少說,進入正題!

入門處的玄關處以透明玻璃隔開街道與室內,轉角處似乎雜亂一般堆著不少田園風的裝飾品,樸素、懷舊、歐風、田園是一下子迸入腦袋的形容詞。總店的生意真不是瞎說的,即使外面大雪紛飛佐整日,溫度降到零度之下,玄關處照樣有不少等位人士(包括我),稍感無聊的我東張西望,接著東摸摸西蹭蹭的機會讓自己全身回暖,卻不料一個轉身被這猶豫的傢伙嚇到0-0 小傢伙貓仔門後的角落里,兩眼不知該形容成呆滯好呢還是憂鬱。。。翻卷的兩隻耳朵露出白色的絨毛,略略收著下巴的樣子看著也讓人心生憐意~
(但事實上這是只很能做戲的喵!看下文)

一直好奇為何取名為“小小花園”又為何,幾年之間“花園系列”咖啡館能迅速在上海灘站穩腳跟并神速擴張,繞過紅磨坊迷亂風格的內堂踩下幾節樓梯才讓我恍然大悟,原來真的有個小小花園!
以石庫門得天獨厚的天井位改造成好似玻璃花房的室內花園,屋頂用上透明玻璃,如此便能然室外的自然光線透進來,花園之名從此而來;全屋可謂是仿古歐風飾物的集中營,從天花板的仿古銅質吊扇,煤油汽燈,條條斑駁老舊的白色木墻,刻意掛的有些外泄的油畫以陳舊的木質畫框“圍”著;橄欖枝、麥穗圈、翻舊發黃的小說讀本,連上海阿姨舊時買菜用的藤條籃子都用上了,這正面裝飾墻看似淩亂,卻也很夾整個環境;既然稱為花園,花草樹木必不可少!角落里放著不少盆栽,頗有要將室外“行道樹”搬進屋的樣子,轉眼,還真被我發現一顆頗有樹齡的老樹,粗壯的樹幹,稍有些外泄的“身子”,她竟然就這麼長在屋內,樹冠則是穿出了屋頂露在外面,相比是當初店家改造時故意留下的吧?

有真綠意還不夠盡興,店家也頗有新意的少數幾張一人或二人圓桌鋪上綠意融融的絨布桌布,看上去還真似草坪一般!
環境可以說是無可挑剔,但吃吃喝喝的就有些欠缺,這個好像是上海咖啡館或是西餐廳的通病,也許是人才不濟的關係吧?點上一杯熱朱古力暖身,用上淡色陶瓷杯,粗糙中盡顯樸質,大大杯的上層鋪著熱朱古力泡沫,中間一朵漂浮的淡忌廉,樣子不俗;飲一口熱度恰好,朱古力也濃郁香口,口感略帶慕斯感,絲滑非常,用來暖身在適合不過,但朱古力只是平常出品,平不能以純朱古力的用料角度來考究與評價。友人點了一杯簡單的拿鐵,店家貼心配上一小塊曲奇與一根木條棒,環保意識讓人會心一笑。

聊著聊著,覺得身後有什麽在動,原來是先前那隻“blue kitty”,這會邪惡本質盡顯,大老遠的從書架那頭匍匐移動到書架這頭,為的就是小小花園中除花草樹木外的另一大特色,一個立式的巨大鳥籠!鳥籠裡的一對相思鳥早就覺察到這對透著殺氣的貓眼,在籠里上下飛竄,一陣不安寧;kitty 則是一步一進,直至來到書架邊緣,再次放低身子幾乎貼在書架上,尾巴因其興奮的狀態不停打圈,終於一個前撲,兩抓探到鳥籠上,引起雀鳥一陣嘰嘰喳喳;相比這樣的場景每天都會發生數次吧?好在有鳥籠的鐵網,雖是限制了鳥兒的自由,卻也保護了它們。

 
每人消費: 約45人民幣元 (下午茶)
評分: 味道3   服務3   環境4   衛生4   抵食3
  0 個留言    |  加入你的留言
上海人回上海開飯 (中國)
(旅程日期: 2013-01-30 至 2013-02-20 ,  旅程性質: 探訪親友)
 整個旅程  (共5篇遊記)
 分享至Facebook 
發表日期: 2013-05-01

回上海,就是吃吃喝喝,約一班老友出來“花天酒地”,又或是貓在家裡享受爸媽的頂級廚藝!人生太美好~

正
正
上海市徐家匯音樂學院圈,向來就不是個平凡地,租界、領館、音樂學子徘徊之處,這些元素聚集在一起便有了神秘又讓人欲罷不能的摩登風情。這一區最多的要屬bar & cafe,若是有心人也能繞進弄堂,找到隱藏在改頭換面的石庫門老洋房中的西餐廳。Colabo 就屬於這樣一間,地處汾陽路,但其實是在三路交匯的地帶;餐廳與另一間以品酒為特色的餐廳共處一幢三四層樓高的舊時老洋房,若想要入餐廳,必要彎進社區小道,確實夠隱蔽!

餐廳位於弄堂底部,故得天獨厚的擁有一大塊泊車位,另外倚著洋房花窗的一邊也設計成占地不小的露天就餐區,若是天氣好,來吃個午餐或是Brunch 也是不錯!餐廳門口的設計幽深黑暗,餐廳內部閃爍的燭光以及印出來的血紅色沙發光影,透著紅磨坊般的魅惑。
踏著吱吱作響的木樓梯,旋轉上到二樓,推門入反倒是一片“光明”,以米白色仿磚石墻面為裝飾,餐廳佈置的寬敞明亮也簡單,細節之處,以一支玫瑰,一盞白色布藝檯燈,一杯蠟燭來點綴,充滿浪漫氣息;餐廳被分開兩個區域,靠外圍的均以4-6人散座為主,裏面則是供十多人聚餐的長桌,靠窗一邊則是歐式風情的露臺,只是夜色太暗,看不到什麽。
餐廳以意大利菜為主,但也同樣多元化的融合美式菜色,這晚並不太餓,便知是點來一份招牌花蟹意面以及一份appetizer platter 三人share (appetizer 食的太開心不記得留影了= =)
餐廳的服務有木有樣,很似酒店餐廳的范兒,領班侍應看得出是入行多年的,一舉一動優雅中帶著驕傲與自信。前菜拼盤,記得有橄欖、炒菌菇、火腿等,都是較為常見的,發揮亦有水準,特別喜歡炒蘑菇一類,油分不過多,卻炒的濕潤,口感很好。
花蟹意面,待前菜吃的七七八八了便被端上桌,一入眼便估摸著味道不會差,橘色的花蟹殼蓋在還在冒熱氣的意粉上,混這些蟹膏的意粉醬汁均勻潤色于每根意粉,揭開蟹蓋發現意粉的量也不算少;意粉煮的al dente 口感滑溜,帶有韌勁,中芯有保有略微的粉韌之感,每一根滾足醬汁,吃起來既不會淋淋的狼狽不堪又不敢口感難咽;以蟹膏及海鮮醬汁配成的意粉醬,看似稀薄實則恰好,吃起來不覺粘膩;醬汁好似以海水為底料一般,每一口都有種海水的“怪味”,卻不會覺得腥或澀,反倒是鮮甜有餘帶著濃濃的蟹膏香。

飽食后,三人亦有些不滿足,全因沒有甜品作為句號,於是便點來 dessert platter。一上桌就有股驚豔的震撼,大大碟絕對是要3+人數才可解決!融合了布朗尼、檸檬芝士撻、核桃提子軟雪糕、檸檬紅莓慕斯雪糕以及淡奶油,這個組合真是肥死人不償命!鮮果類雪糕球以及士多卑利果醬汁的搭配使得整份甜品不至於奶油感太重,口味上也達到酸甜的平衡,故食完只覺滿足不覺膩;布朗尼烘的外脆內鬆軟,綿綿潤潤;芝士檸檬撻酸的清新,芝士濃郁且潤滑,口感近似奶凍,底下的牛油撻也是酥鬆,但少了份牛油味;核桃提子軟雪糕實在是甜的讓人陶醉,入口即融,提子更是甜蜜中帶著微微朗姆的迷醉;兩球鮮果雪糕,清新的鮮果味帶來不少涼爽之意,是解去先前花蟹與海鮮腥味的最佳良品,充滿水分的口感好似固體版冰沙一樣,淅淅瀝瀝。
Colabo 的menu 定價在上海人的消費觀念上不算平,在香港人對西餐廳的衡量尺度上,倒是在恰好水平(忽略currency),就餐時段也有不少外籍人士以及香港遊客來幫襯,個人也覺得單一份意粉就看得出餐廳不差的水準,下次再回上海,也有抽時間再次造訪。

推介菜式: 花蟹意面,甜品拼盤,前菜拼盤
每人消費: 約200人民幣元 (晚餐)
評分: 味道5   服務4   環境4   衛生4   抵食4
  0 個留言    |  加入你的留言
一個人的旅行【小島放風記】 (中國)
(旅程日期: 2013-03-29 至 2013-04-01 ,  旅程性質: 背包旅遊, 消閒度假)
 整個旅程  (共11篇遊記)
 分享至Facebook 
發表日期: 2013-05-01
鼓浪嶼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若是走景點觀光路線,則有四五個point可一一踩過,但若是沒了導遊的細說/戲說,就有些逛得冇嗮意義;若是走美食路線,那就要為達成目標而奮起挑戰,島上的吃吃喝喝實在太多,雖然多行幾個圈就可以將幾大飲食種類都概括嗮,但最終每一間都會有自己的特色,若要認真來探索,必定時間是不夠的;若是走不知名路線,則可參考以下我將給大家列出的幾個keyword,可供漫無目的人士隨時轉換目標。

五、追蹤喵嗚的蹤跡想要玩的另類些,便可以追隨島上悠閒過人類的喵嗚一族,他們幾乎都是清一色的混種家猫,他們的生活也很是自由,島上的人家與店家幾乎都是他們的主人,他們裹著無憂無慮甚至是奢侈的自由生活,遊客們總是把他們“捧在手心裡”那般擁護著。
這日便是在一間零食小鋪門口的貨架上發現這隻小懶貓,午後溫暖的陽光曬得小傢伙昏昏欲睡,妖嬈的臥睡在貨物上,撇著腦袋就是不給我正臉,“嫵媚”得不行!最後投來慵懶中又略帶怒意的正視,“英氣”十足!再看一眼,這傢伙應該還是個吃貨,哪裡不睡,竟睡在一包包海苔上,真會選“床位”,姑且去個小名,叫海苔!

六、人文與藝術鼓浪嶼的歷史造就如今遊人如織的氣象,那些中西交融的建築與充滿歷史味道的街角巷尾,無不讓人陶醉。難得的,島上仍然居住著不少本地居民,日頭無論幾條商業主街上如何的熙熙攘攘,繞進一條只容得一人過的小巷便好似時光穿梭般踏入平常“胡同”,不但瞬間隔音,連空氣都仿佛換掉了,充滿尋常人家的那般平凡與祥和。
一直覺得,無論是建築還是環境,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帶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人文氣質,就好似每個人的貼身衣物都會有獨一的體味一般。鼓浪嶼島上的人文可謂雜,又可謂趣。雜的是時代的衝撞,既有老一代的麥芽糖街頭技藝,那曾是我小時候與上海街頭或是公園門口不可少的記憶;新一代的,更是數不盡,幾乎在每一間店鋪門口或是店裡都能尋到一兩件或是或不是原創的趣味物件,充滿年輕人的元素與新奇想法,簡直就是只有你想不到的。
對於純搞藝術的人,也許將藝術用於太過商業化的用途等同對藝術的褻瀆,但在我這類俗人的眼裡,即使是披上濃重商業化的大衣,那件極富藝術剪裁感的one piece 依然能吸引到我。島上各食肆使出的“藝術”招便是可琢磨的,一個極不起眼的橙子兼橙汁販賣攤頭,說白了連個帶棚的店面都沒有,完全是“外掛式”借著別人店鋪的門口位置搭出個位子來堆些橙子便了事,生意確實不怎麼滴,但攤主也太“熱愛生活”了吧!盡然硬是將橙子整出個“笑口常開”,定睛多看幾秒,還覺得那對眼與那開口,似乎兩個橙子是各有不同面相與性格的,髮型當然是大不同來。。。再換一家,便是入島中心畢竟的商業大街上的那家出名奶茶鋪,這個造型無論是有否前人的,對我是第一次入眼的設計,爆谷配奶茶,竟然還設計出這麼個漏斗容器,一來防止奶茶因晃動而溢出,二來又裝了滿滿一盤子爆谷,三來店家up-sell 多賺一份利潤,太妙!而門口這個放大到可以合影的造型招牌,憑良心真是要夸一句做工不錯,特別是爆谷,粒粒真實~


七、寄信與慢寄
不知何時島上興起這麼一個幾乎是“全民運動”,凡是上了島的遊客,買一堆明信片貼上各種郵票,絞盡腦汁寫上祝福語,還要用上各種不同彩筆加粘紙,最後催促著親朋好友“上交”地址,才肯完事!我當然也是入鄉隨俗,或者說是“被傳染”,買了一堆精心挑選的明信片,用上彩筆,貼上立體粘紙,貼上幾乎跟明信片一樣價錢的郵票;連在上海的一位好友家中的可愛貓貓都有我的明信片了~~
爲了做好明信片這盤生意,島上有不少綜合型店鋪,樓下售賣明信片以及各種紀念品類的飾物或是設計類型的擺設,樓上則利用閣樓通透的間隔,設計成開放式的沙發座,四面墻還是以明信片為裝飾,每一桌上都有個裝滿彩筆的筆筒,中間間隔處提供公有的膠水等文具,大家可以選擇在樓上一邊欣賞街景一邊細心琢磨對每個親友的話語,若是長坐的還能點上一壺花茶來品,太能Kill Time!!!

 
推介項目: 環島遊
參觀時段: 全日
入場價錢: 每人0人民幣元
評分: 值得去5  
  0 個留言    |  加入你的留言
一個人的旅行【小島放風記】 (中國)
(旅程日期: 2013-03-29 至 2013-04-01 ,  旅程性質: 背包旅遊, 消閒度假)
 整個旅程  (共11篇遊記)
 分享至Facebook 
發表日期: 2013-04-30
鼓浪嶼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若是走景點觀光路線,則有四五個point可一一踩過,但若是沒了導遊的細說/戲說,就有些逛得冇嗮意義;若是走美食路線,那就要為達成目標而奮起挑戰,島上的吃吃喝喝實在太多,雖然多行幾個圈就可以將幾大飲食種類都概括嗮,但最終每一間都會有自己的特色,若要認真來探索,必定時間是不夠的;若是走不知名路線,則可參考以下我將給大家列出的幾個keyword,可供漫無目的人士隨時轉換目標。
一、櫥窗島上特色小鋪排排隊似的開著,看多了眼花是必然的事,行得多了自然就會倦了乏了失去動動腳行入店鋪的意願,這時,櫥窗就變得格外重要!
我自己很喜歡【諾拉和皮埃諾】這間賣鞋設計概念的小店鋪,幾乎賣嗮所有的小物件,souvenir類的明信片、貼紙、冰箱貼、杯子、公仔、陶製或磁鐵的裝飾品等等。島上共有兩家(若我沒記錯的話)門店,價格也算是較為公道的,但最終我還是喜歡他們櫥窗多一些。無玻璃也無窗框,有的只是利用凹入的空間擺滿些動物及可愛元素的小物件,再加上綠色小盆栽,白色門框與少女情懷的白色類似窗花,這個櫥窗是我對島上小鋪的第一印象。

另外島上店鋪的店主/老闆似乎也是收藏發燒友,經常能在店鋪門口看到做裝飾品的古董收納箱;有時甚至能看到完全沒關係的兩件裝飾品放在一起,例如白色花茶壺與夢露經典造型公仔,個人喜好展現無遺(題外話一句,夢露公仔做得太逼真了)!
不同的人看到的事物皆不同,櫥窗也一樣,也許吸引我的那一個角度對你而言好似白水般平淡無奇,所以大家放開心眼去發現屬於自己的美麗畫面。

二、蓋章不知是哪個聰明人想出來的marketing strategy,這一招我實在佩服!島上大小店鋪,吃喝住行玩,幾乎都配備一個個性化的章印,也幾乎都是放在店門外的小桌上,供遊客自取自用。就好似手機check-in或者集郵,上了島的遊客都會像中了魔似的爲了蓋章執著的四處遊走,去到每個角落。應由而生的便是一條龍似的市場,蓋章用的筆記本,甚至是專為蓋章而設計的地圖型蓋章簿,循著地圖或是蓋章簿上的特色小店指引,島上的商家幾乎不用擔心地處僻靜而被人流遺忘。而蓋章的人,每找到一家小店蓋上一個淡淡的大章就有種“奪寶奇兵”的勝利心情,格外enjoy。

三、海鮮鼓浪嶼島所處的廈門市區是個海產豐富的地方,自然島上的街邊海鮮攤頭是不能錯過的一大風景,每每穿街小巷,超大的響螺、青蟹、螺、扇貝等等好似晾扇那般曬在門口,實在太誘人。

四、“密集”效應又來說島上小店的特色,這次說到內部裝飾,有一個共同點便是“密集”。經常會發現一入到店內幾乎看不到一面正常的牆壁,不是貼得密密的便籤紙,其實我是極有興致與好奇心去一一度過便籤紙上的留言,有愛情宣言的,有純粹簽到的,有祝生意興隆的,還有各種記不清楚的不知所謂的隻字片語,很有趣;不用便籤紙,群眾們一樣可以把整面牆塗鴉的密密麻麻。
記得有一間兩層樓的紀念品小店,底下那層除了牆壁之外就連長木桌都沒倖免,五彩顏色的筆記把一切都塗得花花綠綠,轉眼發現腳下的階梯也一樣“淪陷”。


 
推介項目: 環島遊
參觀時段: 全日
入場價錢: 每人0人民幣元
評分: 值得去5  
  0 個留言    |  加入你的留言
patfish521
83篇遊記
9/2012 脊屋14天西藏之旅 (中國)
(旅程日期: 2012-09-08 至 2012-09-23 ,  旅程性質: 背包旅遊, 觀光攝影)
 整個旅程  (共26篇遊記)
 分享至Facebook 
發表日期: 2013-04-27
9/2012 脊屋14天西藏之旅 ~ Day 9 (上)

16/9/2012
第九天 : 林芝 - 拉薩 (住宿) ~ 上半天遊

第9天,我們會由林芝往回拉薩,和由拉薩而來的路是相同,今天早上主要是到卡定溝遊,可惜下起雨來,但反而為溝內充滿了水,還多了點雲霧之美。 飯後便一直在318國道上停下來隨處影相及休息。 
 
來時天色陰暗,未到入口前見路邊大石有西藏文在,可惜不知寫的是什麼,用RMB20買了門票便入內遊。
來時天色陰暗,未到入口前見路邊大石有西藏文在,可惜不知寫的是什麼,用RMB20買了門票便入內遊。
然後沿路而入,在路過之中見到有此流水,便停下來影相。
然後沿路而入,在路過之中見到有此流水,便停下來影相。
之後沿路而入,終於見到遠處的瀑布了。
之後沿路而入,終於見到遠處的瀑布了。
然後便來到這個水閘位,又再次手持1/6s影了這張相,看來有點手震了。
然後便來到這個水閘位,又再次手持1/6s影了這張相,看來有點手震了。
遊完卡定溝,我們沿318國道返回拉薩途中,在草原之地停車休息。
遊完卡定溝,我們沿318國道返回拉薩途中,在草原之地停車休息。
之後再次上路,又是在318國道途中停車,看着山下的風光。
之後再次上路,又是在318國道途中停車,看着山下的風光。
師傅都站在此看風景,原來師傅都好愛這裏,可惜影此相時他轉了身過來一點點。
師傅都站在此看風景,原來師傅都好愛這裏,可惜影此相時他轉了身過來一點點。
因為我覺得此位置看上去好美,站在山邊而望,感到心情可以放鬆下來,所以便拍下這張接合相出來。
因為我覺得此位置看上去好美,站在山邊而望,感到心情可以放鬆下來,所以便拍下這張接合相出來。
然後再次開車離開回拉薩。
入場價錢: 每人20人民幣元
評分: 值得去5  
  0 個留言    |  加入你的留言
patfish521
83篇遊記
9/2012 脊屋14天西藏之旅 (中國)
(旅程日期: 2012-09-08 至 2012-09-23 ,  旅程性質: 背包旅遊, 觀光攝影)
 整個旅程  (共26篇遊記)
 分享至Facebook 
發表日期: 2013-04-23
15/9/2012
第八天 :  然烏 - 林芝  (住宿)

第8天在然烏湖邊入住,我一整睌都因高反睡不着,到天光時還在下雨,看不到日出了。早餐過後便沿路回林芝,當中路經古鄉湖,因為雨天的古鄉湖不及燦爛陽光之下的美。

然後又再次途經川藏公路最險的一段路,通麥排龍天險,在路上塞車之下我們都沒往什麼地方去,也沒有影相,只在車內玩牌。過了通麥排龍天險便在拉月藤網呆橋和魯朗林海內遊,最後回到林芝八一鎮住一晚。
晨早溫度只得6度,下雨之下便來了一張接合相,把眼前然烏湖的影色影出來。
晨早溫度只得6度,下雨之下便來了一張接合相,把眼前然烏湖的影色影出來。
又來到古鄉湖之中。
又來到古鄉湖之中。
和前天前來真的差別很大,在沒有燦爛的陽光之下是失色很多的。
和前天前來真的差別很大,在沒有燦爛的陽光之下是失色很多的。
拉月藤網吊橋,吓... 每次橋上只可以容讓5人在,那麼我不知對面有沒有人在橋上,便很容易多於5人在橋中!!!
拉月藤網吊橋,吓... 每次橋上只可以容讓5人在,那麼我不知對面有沒有人在橋上,便很容易多於5人在橋中!!!
第1次進入有點期待,因為不知行在橋中感覺如何,也不知到終點又會是怎樣。
第1次進入有點期待,因為不知行在橋中感覺如何,也不知到終點又會是怎樣。
終於回來了,在此影回之前所經過的拉月藤網吊橋,其實看上去感覺有點危險。
終於回來了,在此影回之前所經過的拉月藤網吊橋,其實看上去感覺有點危險。
來到魯朗林海了。
來到魯朗林海了。
在318國道路上停車下來,因為我們見到雲海...
在318國道路上停車下來,因為我們見到雲海...

從然烏直到古鄉湖之後,我們是需要經過通麥排龍天險才能到達拉月藤網吊橋。

通麥排龍天險的公路彎曲甚多,還地上不平的碎石路,來回
各得一行車路線,在途中還見有去程路有車跌入河邊,真的非常危險。不過現在這路段開始進行工地起隨道,如想要親身感受下通麥排龍天險的路段有多險,那就要今年前去一試了。

評分: 值得去5  
  0 個留言    |  加入你的留言
一個人的旅行【小島放風記】 (中國)
(旅程日期: 2013-03-29 至 2013-04-01 ,  旅程性質: 背包旅遊, 消閒度假)
 整個旅程  (共11篇遊記)
 分享至Facebook 
發表日期: 2013-04-15
去到島上的我生活變得何其簡單,簡直像頭豬一樣(請允許我“偶爾”的粗俗),吃、喝、睡是我的三大動作,間中穿插行與shopping的花絮。一輪鼓浪嶼街頭小食之後回歸咖啡的擁抱,漫無目的的繞島踱步經過一處開在五層居民樓地下的咖啡店,向外的兩面墻打通造成大大的窗戶,有一個不大不小的花園,錯落有致的擺放幾張四人露天座,角落里還有一個有著鞦韆座位的“秘密花園”,入到內更要踩過一條幼細的石板“橋”。
正
正
正
咖啡館供應簡單的餐飲,咖啡、花茶、特色飲品配上意粉、三文治、甜品;店內的空間挺大,繞過半開放式的門口座,裏面除了看得到吧台的方形空間之外更有一個私密性極高的小房間;白色為主的裝飾配上田園風的小花軟墊,角落里放滿大大小小的綠色植物,吧臺後的夫妻檔老闆以及兩個侍應不緊不慢的準備著食材。

選了一處露天加有插電座的位子,實在是輕鬆自在,可以讓人什麽都不想,只是望著眼前的樹木花草,偶爾看看隔壁院子里兩隻髒兮兮的小狗追逐打鬧,再遠望下對面街熙熙攘攘經過的旅行團。

侍應遞上微涼的檸檬水,味道一點不淡,出奇的好飲(我有種著數的心裡)。點了招牌海鹽拿鐵,做的很有心思,頂層雪白的忌廉像極了雲朵,細滑而綿厚,仔細看能發現上面一閃一閃的海鹽晶體,粒粒晶瑩;忌廉入口幼滑,輕飄飄的,入口化作清甜的糖水,間中又有星星點點的鹹味;將面層的忌廉攪拌如拿鐵中,呷一口是出乎意料的好飲,海鹽的鹹味好似有穿透力一般一下子刺激你的味蕾,從被牛奶包裹的溫潤拿鐵中穿出來;拿鐵的質素一般,奶的成份占大部份,咖啡香氣也欠佳,口感亦更接近台式奶茶的那種薄與滑,將其看作為一杯以海鹽為賣點的咖啡飲品,拿鐵的質素又算得了什麽呢? 
推介菜式: 海鹽忌廉拿鐵
每人消費: 約35人民幣元 (下午茶)
評分: 味道4   服務5   環境4   衛生4   抵食3
  0 個留言    |  加入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