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 - 一個每天首個迎接晨曦的國度、一片純淨無污的土地、一個最出塵的原始景觀、一個又一個舒適而寧靜的小鎮;地理景觀變化萬千,從溫帶走到寒帶,遙望噴泉火山、踏遍青蔥湖泊、穿越雪地冰川,一幕又一幕氣候的攝人幻變演繹於大自然的舞台之上,是夢幻,亦彷似不是人間。在商業掛帥的塵世中,也許這是一個被遺忘的國度:沒有名店林立、沒有瘋狂的吃喝,因為,身處紐西蘭,你便會明白,這是人類向窮蒼借來的地方,我們在此學懂尊重自然、感受到人類的渺小、珍惜一草愛護一木、驚嘆鬼斧下的每道神工。
說回今次十天的行程,縱橫天南地北,由北島到南島,從Auckland的都會繁華到Milford Sound的原始美,雖然走馬看花,但也足以細細回味;事實是,時間在這裡成了一種奢侈,實在想每片地方駐足細看,只可惜沿途與不少明媚風光擦身而過,太多美景、太少時間:
第一天:香港>Auckland
第二天:Auckland
第三天:Auckland>Waitomo>Rotorua
第四天:Rotorua>Christchurch
第五天:Christchurch>Mt. Cook
第六日:Mt. Cook>Dunedin
第七日:Dunedin>Milford Sound>Queenstown
第八日:Queenstown>Fox Glacier
第九日:Fox Glacier>Christchurch
第十日:Christchurch>Auckland>香港
0 個留言
|
加入你的留言大部份香港的航班均直飛紐西蘭奧克蘭機場,雖然並非紐西蘭首府,但其知名度不下於首都威靈頓,奧克蘭更享有「千帆之都」的美名。
下機已過中午,今天住宿選擇了HERITAGE,位處市中心,機場巴士直達之餘,附近更是商鋪林立,步行到奧克蘭碼頭只是一街之遙。
Britomart Transport Centre
在酒店放下行李,踱步街上,前方那座泥黃的維多利亞時代的建築,就是建於1912年的碼頭渡輪大廈,興之所致在附近買了三文治及咖啡,在碼頭旁坐下,準備投入紐西蘭安閒恬靜的氛圍,輕彿的微風帶點海洋微香,極目盡是泊岸的帆船,不一會海鷗從四面八方而來,陪伴我們過了一個優悠的下午。
午膳過後,到租車公司取車直驅小山丘上的舊城區Parnell,當地滿佈歐陸式的平房,夾雜著個性小店販賣不同的生活雜貨。在不遠處更是一片新綠,那正是Parnell Rose Garden,錦簇嫣紅滿佈山頭,細意的園藝規劃,層次有序地盛放芳華,散發藉傳統的英式情懷。
回程順道見到大型園藝鋪Palmers,從偌大的戶外花圃,豐富的植物種類到包羅萬有的園藝用品,可見英國的園藝風氣也一併傳到殖民地紐西蘭,如果在此擁有一個典雅的花園,可以每個午後用一隻珐琅瓷杯盛著載伯爵紅茶,一面欣賞杯上手繒的圖案,一面品嚐,還嗅著百花的氛香,可算是細味人生。
0 個留言
|
加入你的留言Auckland War Memorial Museum
第二天一早到訪奧克蘭最古老的公園Auckland Domain,佔地75公頃的山頂上就是Auckland Museum,展品涵括紐西蘭的歷史地理、毛利文化、獨有物種以至二戰角色,門前更有二戰英雄紀念碑,其外型更是與香港立法會前的同出一轍。
步行下山,在遼闊的草原上巧遇一群初生小鴨,黑白相間的身驅擦肩接踵的一擺一擺地跟著父母而行,倦了就直接坐下來休息一下,也懶理我們在附近拍攝,人與動物在此輕鬆共處。
前住Lovers Lane的途中,有一座紅磚建成的Winter Garden,外觀像英國中學校內的溫室,空間不大但巧妙地與週遭景致融而為一;至於Lovers Lane,雖然只是短短的半小時行程,不過內裡却是一個迷你的溫帶雨林,路旁盡是蕨類植物Golden Fern,冒出的新芽像是一個又一個的問號,伴隨虫鳴及葉尖滴下的霧水,混然不覺處身鬧市之中。
之後來到死火山Mt. Eden,漫步在下陷的火山口的邊緣上可眺望360度的奧克蘭全景,其獨特地貌更是當地的標誌,環型的步道可到達中心,偶爾還會遇上放草的牛羊。
0 個留言
|
加入你的留言除了地面上遍佈不同的自然風光,紐西蘭的地下更是別有洞天,北島由於星羅棋佈地分佈著石灰岩或雲石地型,讓潺潺流水洗擦出錯綜而複雜的洞穴系統,由Waitomo開始蜿蜒曲折地穿越不同巖層,高低起伏,部份更可到達Auckland。如果人類尚有任何未知的領域,地下或水中洞穴應是其一。紐西蘭的巖洞系統很多從未有人踏足,其中最驚人的是不見天日的洞穴系統內原來擁有與別不同的生態圈,每年科學家也從深入的洞穴內發現新的生物。
作為遊客實在難以深入不毛,而云云已開發的洞穴當中,Waitomo螢火蟲洞是一處必到之選,雖然南北兩島也有不少螢火蟲洞,但這處比其他地方的內部空間更廣闊,螢光蟲的數量更多。
步入洞內,穿過狹窄的入口,豁然是高達十多二十米的鐘乳石洞,石荀還滴著流水,一點一滴地成長,洞內一條小河穿梭於不同的洞窟,不知源起那方,靜靜的又流到地下的深深處,所經之地為地下刻劃出不同的洞穴輪廓,甚至湖泊。而Waitomo螢火蟲洞的精釆之處就是那洞內的小湖,坐上小舟,拐過幾個彎角,光線漸漸昏暗,來到一個不小的湖面,導遊一聲令下,全部人都將手上的手電筒熄掉,立即從光明走進黑暗 - 原來是一個幻景:剎那間發現原來四週被那精靈般的藍光包圍,沒有一絲微風的湖面形成了一面完美的鏡子,映照著洞壁上的螢火,像置身於那浩瀚的銀河之中,閃爍著自然的神奇,時間在此彷彿全無意義,千百年來也是一樣。
回到岸上,導遊不斷講解融洞的形成過程,亦介紹了紐西蘭的螢火蟲。一直以來,我們認為螢火蟲就只是一種飛行的昆蟲或其幼虫,尾部發出綠幽幽的光芒,原來當地的品種真是一條虫- 一條通體透明的蠕虫,是一種蚊蚋的幼虫,而且發光的不是一個器官而是牠們的排泄及分泌物,串珠般的掛在洞底上吸引並捕捉其他昆蟲,從來,浪漫的真實總是帶點殘酷。
(備註:洞內不可攝影,大家可參考官方網站資料 http://www.waitomo.com/waitomo-glowworm-caves.aspx)
別過Waitomo螢火蟲洞,下一站的景觀也是源自地下,Rotorua- 位處地熱活躍地帶,地區內滿佈溫泉及泥漿泉,四處充斥嗆鼻的硫磺氣味,造就出多個不一樣的地熱奇景,由高達20米噴發泉到斑斕的沉積池、熱騰騰的泥漿到泊泊的泉水,市內分佈著不同特色的景點,各具賣點,可因預算及時間決定行程。
今趟我們選擇的景點擁有一個恐怖的名字 - Hells Gate!內裡濔漫著地熱的煙霧,大大小小的泥漿池地沸騰,硫磺在嶙峋的岩石上化成點點金黃的結晶;耳伴的不是風聲蟲鳴,而是噴氣口的呼嘯,在警告這不屬於人間,沒有烈焰煎熬的決心便請勿往前,園內盡是滾燙的泉眼,水氣隨著蒸氣噴射而出,像為千百惡靈打開了人間的一個缺口。
完成了難忘的地獄歷奇,你更可選擇泡一下Hells Gate的溫泉來緩和一下心情,讓淙淙的泉水包裹全身,卸下那整天行程換來的勞累,女仕們更可一嚐當地獨有的泥漿泉,在那沉甸甸的火山泥中的感覺和平常的溫泉很不一樣,質感比想像中更幼滑,而且從地下流出的泥漿充滿各種礦物成份,據說對肌膚功效特別好。
今夜,我們下榻的是1897年建成的The Princes Gate Hotel,維多利亞式的建築風格遍佈走廊及生鐵做成的縲旋階梯,樑柱間是Art Deco風格的裝飾,白色門窗的配襯著天然木色的外牆,深啡的原木樓梯、手繒的牆身佈置及磚紅的地毯,以往多少紳士淑女踏足其上?乘著那日落的餘暉,踏在外圍的遊廊上眺望圍著酒店而建的玫瑰園,感受那日不落時代的殖民情懷。
評分:
設備4
服務5
環境5
衛生4
抵住4
0 個留言
|
加入你的留言第四天: Rotorua>Christchurch
一早,出發前往Te Puia的途中,經過Lake Rotorua,近岸處尚有幾雙黑天鵝與水鳥遊離於睡夢與清醒之間,像享受著這旅遊城市的寧靜。
到達Te Puia,一個由當地原住民的村落改建而成的毛利主題公園,遠遠已聽到間歇泉爆發的隆隆巨響。
Te Puia 全名不短: Te Whakarewarewatanga O Te Ope Taua A Wahiao,大約解作「Wahiao戰士們起義之地」,園內分為兩大區域,文化部落與地熱景觀,而座落園區正中的就是部落的廣場,所有活動及祭祀也會在此進行。事實上Rotorua迄今依然是毛利人的主要城市,其文化及藝術成就表現在紐西蘭不同的範疇,如Air New Zealand的標誌也受其美學所影響,而Te Puia的毛利部族建築群十分完整,展示出日常生活的不同層面,如糧倉、煮食用的坑洞及禮堂等,族人更會粉墨登場表演戰士的舞蹈,我們Hong Kong Sevens每年見到紐西蘭隊的登場陣勢就是源自於此。
至於地熱部份更是區內的重頭戲,山頭各處分佈著十多個噴泉,其中主泉每隔十多分鐘便爆發一次,高達20米的水蒸氣伴隨著巨響,剎那間山丘上不見天日,仿如打開地獄與人間的缺口,惡魔爭相而出的那種磅礡氣勢,實在嘆為觀止。
除那間歇泉以外,園區其他的地熱景點也另人震撼,像是縮小了的火山口般的泥濘噴口不斷洶湧地噴發出一堆又一堆的熱漿,那些綠幽幽的淺潭無間斷地沸騰,還有硫磺沉積的溪澗穿梭不同的泉口之間。
南島的Queen Charlotte Sound,中間是庫克海峽
參觀完Te Puia之後,趕緊來到機場,直飛Christchurch,在那螺旋槳的機艙內,更可眺望到魔介的末日火山Mount Ruapehu及分隔南北島的庫克海峽中的Queen Charlotte Sound 峽灣的壯麗景象。
寬廣的Hagley Park,由大草地進入,分為不同區域,隨便走走也可消磨一個下午
來到Christchurch,不得不到佔地遼闊的Hagley Park,面積達200公頃,內裡有森林,有草地亦有花園及河川,各式花卉千紅萬紫的綻放著,不少參天古樹,那壯碩的樹幹不知要多少人來環繞,仰望它們看不見的盡頭,亦看不穿它們經歷的的年月,仿此從古到今它們的屹立就是為了旁觀塵世的變幻,不知與多少歷史擦肩而過。
貫穿Christchurch心臟地帶的雅芳河Avon River在Hagley Park內蜿蜒而過,環繞不同的主題花園遊走,一群又一群的水鴨在河中悠然穿插,偶而潛入水中隱藏地來,可惜一個又一個的氣泡洩露了牠們的行蹤,浮上水面時帶著滿滿的收獲,步伐緩慢的上岸享受那日光浴下的午膳。
Avon River圍繞Hagley Park而流
Queen Victoria Statue總少不了維多利亞銅像
遊覽Christchurch最佳的方式就是沿Avon River而下,沿途不乏觀光客泛舟,穿過了Hagley Park之後會經過城區再來到Victoria Square,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一棵巨大的楊柳,垂枝由高聳入雲的樹幹徐徐而下,迎著微風飄揚,煞是好看。據說這株樹有一段典故,它是從拿破崙墓旁的楊柳取下一截樹枝並移植至此,不經不覺已有百年身。
這夜的住宿是Hagley Park旁的The Chateau on the Park,兩層高的莊園木建築佔著廣大的空間,線條黑白分明,建築群的正中心有一個玫瑰園,如果時間充裕,在旁邊享受一下英式下午茶亦很寫意。
0 個留言
|
加入你的留言第五天:Christchurch>Mt. Cook
從這天起,我們踏上長征的路途,環繞大半個南島而行,沿路大都是山野為伴,偶爾會看到野放的馬和牛羊,馳騁著天廣地闊,感受那無邊天空下的自由,在公路、草原、河川、山谷中與風同行。
紐西蘭近年引入駝羊飼養,因為牠們的毛質比羊毛更幼細,更珍貴
前往Mt. Cook的路上會經過南島2個大湖: Lake Tekapo及Lake Pukaki,據說每到盛夏總是開滿魯冰花,可惜我們的行程看到的只是上年餘下枯竭的枝幹,今年的新芽還未冒出頭來。
Lake Tekapo的源頭來自庫克山脈上的冰川,每當冰川移動總會侵蝕四週的巖壁,帶著沙泥而下,當冰溶化為湖水時幼細的礦物會讓透過陽光變幻成不同的色彩,Lake Tekapo那Tiffany blue的湖水就此而來。那一望無際的藍,加上無雲碧空,映襯遠方的雪山,平靜的湖面沒翻起白白的浪花,那畫面,像是十年二十年也不會轉變,在這裡沒有了時間,是一種永恆。
Lake Tekapo除了絢麗的湖泊以外,另一個特點是晚上壯麗的星空,一道銀河橫越湖面之上,偶爾還可看到南方的極光,可惜行程編排緊密沒有在此留宿,希望下次可以有幸看見。
一叢叢的 Fescue tussock陽光下閃耀著金屬光芒
當路段繼續爬升,與雪山的距離也越來越近,甚至就在咫尺
Mount Cook National Park 全景
別過Lake Tekapo,前往Mt. Cook的道路會順著Lake Pukaki而過,面向著冰山前進,兩旁多是一種當地獨有的草本Fescue tussock,葉面像金屬似的,一球一球在陽光下閃爍出黃銅似的光芒,與地下黑黝黝火山岩相映成趣。
順帶一題, Lake Tekapo及Lake Pukaki兩旁不乏三文魚養殖場,來自冰川的湖水既無污染亦含豐富營養,更衛生肥美,可算是當地手信之一。
來到Mt. Cook,四週被冰山環抱,灰黃的草地還沒長出新綠偶而更有積雪,不過處身冰山間的高原上感覺倒是震撼,山嶽像是觸手可及,白茫茫山麓就在身邊,呼吸的每口空氣也純淨清新,即使高原上氧氣稀薄,但也讓人精神為之一振。
明天我們將會踏上雪山尋訪冰河,今天先來個Governors Bush Track健行當作熱身,一小時的路徑沒有太多高低起伏,羊腸小徑旁是低矮的灌木叢,樹梢掛著的不同種類的空氣苔蘚,身處高海拔地帶,放眼的均擁有高山植物的特徵 - 貼地而細小的枝葉配對著碩大的花朵。林道的盡頭是一座木橋,橋下的流水源自附近的冰川,搯一瓢純靜的河水,入口帶一點礦物的鹽味而不失清甜,市上再昂貴的冰川水,也沒有了此刻舉目可見的風物,感覺已經打過折扣。
房間可看到雲霧與Mt. Cook的互動,而且在不同的陽光角度下層次也有所不同
這處的的旅館不多,選擇了The Hermitage Aoraki Mount Cook向山的房間,看到渺渺白雲在山尖而過,與白愷愷的積雪竟可分出不同層次的白,座在露台雖然有點寒冷,但日落的景致確是醉人。風景以外,酒店的菜餚亦做得出色,由賣相到味道也刺激著嚵咀貪食的慾望,我叫了一客鱒魚,肉質原來是如此細膩,入口還有淡淡的芳香,對不愛淡水魚的我可說是個驚喜,用餐時不經不覺已經明月當天,與Mt. Cook相伴,夜幕下的地上偶有野兔好奇的探頭窺探,如此美景之下,真是甚麼也變得好吃。
0 個留言
|
加入你的留言第六日:Mt. Cook>Dunedin
Mt. Cook,當地人叫作「雲之巔」Aoraki,顧名思義它就是紐西蘭的第一高峰,標高達3755米,與毗鄰十多座超過三千米的高峰形成一個山脊,與世界屋脊的地形非常類似,故此當年最早成功攀登珠穆朗瑪峰峰頂的Sir Edmund Hillary也就在此訓練,因而南面也改名為 Hillary Ridge,而且庫克山區是不同大小冰河的源頭,其中不少更能以步道系統近距離接觸。
山區內的步道系統,由30分鐘到數日行程可因應個人體能選擇。今天,我們挑戰4小時來回的Hooker Valley Track,穿越2大冰川 – Mueller冰河及Hooker冰河,沿途踏過草原、吊橋,砂礫、雪地、冰湖。步出停車場,踏上細碎的小石路,兩旁枯黃的草地上偶有寒冬餘下的積雪,青草已急不及待冒出春蕾。中途穿越了2座離地十多米的鐵索橋,即使只是半百米的路程,但也步步為營,乘著撲面而來的狂風,腳下盡是洶湧的河水,每一步也像會踏空於深淵之上,在橋心留影更感受到橋身的搖晃,這倒也是個不錯的經歷。
過了吊橋,繼續向冰川進發,在這個被雪山包圍的盆地,下沉的冷流讓每次呼吸都感到刺痛,幸而中途建有一所避風小屋可以暖暖身子再抖擻精神出發,前行差不多來到Hooker冰河之處有一告示牌警告前方風急勢勁,最初也是不以為然,誰不知拐過山拗,步入Hooker範圍,即時體驗到那股急勁寒風,連步履也站不穩,只好縮下身子才可勉強穩住身形,甚至湖面也泛起白浪滔滔,連浮冰也吹得急速走遠,站了一會拍過照片也只好折回。
進入Tasman冰河沒有正式的路,只有由車輛行駛出的軌跡,前進時背後揚起沙塵遮天閉是
完成了Hooker Valley Track,再來就是附近的Tasman冰河,爬一段小山丘,見到只是一個溶雪湖,盡頭也不見冰河的前端,只餘冰河退去後所剩下的泥石遺跡,或許全球暖化讓我們與冰河的距離越來越遠,當我們忘記了自然,自然亦會從我們生命中消失,想來也難免有點唏噓。
離開Mt. Cook,一路南下到達Dunedin已是午後4時,順道參觀Dunedin火車站,因為當地多為蘇格蘭移民,當地建築都帶點蘇格蘭風格,就以火車站為例,啡紅的瓦頂青磚牆身加上麻石的廊柱,排列有致的門窗石拱,黑白互相間隔出簡單的幾何,配襯銅綠色的圓頂,像哥德復興又帶點新古典主義,外型彷如一所大教堂;內部更是浮雕式的柱頂及琺瑯裝飾,鐵製的圍欄也滲透著Art Deco的色采,以一個又一個重覆的幾何圖案裝潢著原木造成的扶手,而彩色磨砂玻璃上更飾有蘇格蘭式的家徽。
「酒店」完全是一般紐西蘭的家居,由火爐到門窗眼簾,感覺很Warm,像回到家了,不過可能比香港的家更好
今夜的住宿有點特別,不是酒店而是一間公寓,一廳2房,火爐家庭電器廚房爐具杯碟洗衣機等生活所需也一應俱全,鬆上深啡的外牆更添上一份家的暖意,雖然只是短短的半天,但也可膚淺的感受一下當地的家庭生活。
評分:
設備4
服務3
環境4
衛生4
抵住4
0 個留言
|
加入你的留言第七日:Dunedin>Milford Sound>Queenstown
晨光曦微,告別那溫暖軟熟的被鋪,不是不想懶床,而是為著追趕今天700多公里的路程,取車時才發現太陽還未升起。
興之所至來一個沙灘漫步,踏著St Clair Beach的細沙,寒風中聽著悅耳的潮聲,天際的海鷗擦身而過,飛得倦了便停在廢棄木橋剩下的木椿上休息,慢慢地海面上的雲端泛起金黃,日光在浪濤間透射而出,如此醉人美景,所有困憊也可拋諸腦後,何況只是那高床暖枕,再早也是值得。
穿過Mount Talbot就是Milford Sound
前往Milford Sound的路段中,上演了一次意外驚魂; 進入峽灣必需穿過海拔九百多米、長達1200米在雪山堅硬的岩石中開鑿而成的Homer 隧道,工程的艱鉅可想而知,雙程隧道內沒有燈光,就只靠左上右落的規則及車燈照明,車速不快倒也安全,經過長長的路途,終於看到出口的光明,誰知出口之後原來是一個直角灣,地面更因寒冷而結霜!在轉軑之時才發現座駕甩了出去,不知是玩遊戲機的習慣還是甚麼,幸好當時沒有忙亂地踏下剎車,只是反手轉了軑盤的方向讓車子的路線重新拉直,取回抓地能力,現在回想起來也依然捏一把冷汗。
之後,便是到峽灣的下坡道,飄散著渺渺的水霞,沿途盡是雄偉的山崖,一道又一道的白練從山石間的裂縫流出,黑的岩、白的瀑,相間地構成一幅又一幅的山水畫,像潑墨、亦像自然的狂書在黑岩之上,讓人看得入神。
上船出發,遊覽船圍繞峽灣內走一圈,群山就在咫尺之遙
灣內大大小小不同型態的瀑布,遠望已感到氣勢,遊覽船更會泊得很近,讓遊客們可以親身接觸
登上遊覽船進入峽灣,你會讚嘆自然的浩瀚,過千米的山岳互相連繫,彼此又再重疊,看不到遠方的盡頭,山脊間間隔著一潟如注的銀瀑,展示山脈的壯麗,彩虹偶爾從水滴間乍現;絲絲的煙雲,縈繞在山巒之間,如空中的飛鳥來去自如,反而人只能呆在船上觀看;岸邊石上,懶洋洋地躺著小海狗,悠閒的享受著溫暖的日光浴。
在Milford Sound 黝黑的水下,海豚穿梭於平靜水中,又是另一個世界,岸上泥土的腐植質隨流水而下,沈澱在平靜的峽灣之內,阻隔了大部份的陽光,與外頭洶湧的Tasman海分成兩個世界,孕育了近似深海的生態圈,獨立遺世,百年孤寂地繁衍。
酒店正面對著Lake Wakatipu及層層雪山,來渡假也該寫意
參觀完Milford Sound到達Queenstown已是黃昏,這一天由海灘到峽灣,享受了一次又一次觀感的盛宴,身軀雖然疲累,但經歷却是充實。
評分:
設備4
服務4
環境4
衛生4
抵住3
0 個留言
|
加入你的留言第八日:Queenstown>Fox Glacier
公園建在湖心的半島之上,沿著湖岸漫步,處處美得像一幅又幅的畫
在Queenstown不得不提當地的Lake Wakatipu,長型的湖面映著湖畔層層的山巒,同一的高度,同一的海拔上剩下永久的冰帽,像一排御林軍在守護著這個細小的城鎮,水鳥在清澈透明的湖水中似無重力般懸浮著,Queenstown Garden上的草叢、灌木、杉松由矮至高排列有序,讓水的平面上劃上一層又一層不同的綠,加上天空的藍,譜出一種和諧美,隨手一拍也是一張又一張的明信片。
可惜Kiwi House不能拍照,唯有在公園前留影,園內的專車,巨型的蜥蜴像騎在車上
早上來到Kiwi & Birdlife Park,一睹紐西蘭獨有的奇異鳥Kiwi,原因牠們的叫聲「Keee…..Weee……..」而被命名。這種獨特鳥類,屬於無翼鳥目,因當地沒有蛇及大型天敵,加上食物資源豐富,在進化過程中慢慢習慣了地上生活,翅膀亦漸漸退化,可惜的是隨著歐洲移民湧入,船上帶來不少外來物種如貓及鼠類等在島上繁衍,並襲擊未孵化的鳥蛋,現在牠們的族群正面對滅種的威脅。在園內要觀察這種晝伏夜出的小生命,必需進入一所日夜顛倒的生態保育屋中,內裡黑漆漆的只餘一點詭異的紅光,為這行藏隱秘的雀鳥再添一份神秘。
好不容易適應室內的光線,原來玻璃內的環境佈置完全模擬野外的生境,樹木、流水、泥土、山石,找了好半天也發現不了奇異鳥的影子,或許燈光真是太昏暗、或許我預期牠藏身隱閉一點、或許我估算錯誤了牠的大小,原來牠就在玻璃的背後、近在咫尺之間!其實我們在很多事情上也源自思考的盲點 – 往往到正準備放棄時才會發現!而且,原來牠的身型也不小,比一隻公雞還大!長長的鳥喙加上圓滾滾的體型,笨笨的一拐一拐地步行著,喙部不時挑起泥土,像拿著士的的小紳士,可愛極了。
離開Queenstown前往Wanaka,中途會穿越Crown Range Road,短短的2千米路程竟有連續七個髮夾灣,由海拔400米上昇至600米,駕駛時手忙著改變波段,眼忙著留意前方,腎上腺素讓精神高度集中,沿途翻起的煙塵,像在空氣中簽下自己的名字,成功登頂後塵粒仍未消散,從高處往下望,有種說不出的成就感。
Makarora-Lake Hawea Road依著 Lake Wanaka而建,不同的地點看去湖面泛著不同的美
來到Wanaka,還以為我們走了回頭路,山色湖光樹林與Queenstown有七八分相似,也難怪被稱為小Queenstown,是另一個頗為熱門的渡假勝地。這裡四周也是懶洋洋的,即使你拿出食物,湖畔的水鳥也只慢條斯理的步行過來,陽光熙和伴著清爽的湖面清風,呼吸之間亦不覺吸入了那絲絲的優悠,像那海鷗乘著輕風飄盪。
前方將進入Haast Pass,沿Makarora River而下,滾滾流水在河中巨石間翻騰,綠水、白浪、灰岩加上節奏明快的沙沙水聲,是自然中的奏鳴曲,有萬馬奔流之概,巨石激起滔滔浪,不折不撓的不退讓分亳,忽爾想起鄭板橋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你東西南北風。」風竹、水石,一柔一剛的,從來就是一對相剋相生的千古對手。
Knights Point Lookout前的幾個海岸,有遍地圓卵石的,亦有綿長細沙的,巨浪不斷拍打,發出不同的聲響,浪邊還鑲嵌著純白的流沫;偶有一兩株隨水飄來的巨木,加上旁邊海鳥踏出淺淺的足跡,孤絕的成為岸邊的另一層風景線。
來到Fox Glacier時,夜幕正準備張開,連Lake Matheson最聞名的湖面,即使同樣地平靜如鏡,但山巒倒影也在漸漸褪去,像宣告今天絢麗奪目的時光正式終了,明天還得請早,唯有帶一點悻然別過,期待他日再遇。
0 個留言
|
加入你的留言第九日:Fox Glacier>Christchurch
今天的重點是參觀兩大冰河Fox Glacier及Franz Josef Glacier,當山頂積雪潟下山谷時,冰河便會慢慢形成,一層又層的積雪壓在上一片之上,令它們更緊密,質量也越來越大,自然難以避免地心引力向下流動,形成冰河奇景,既是固態,亦有液態的特質。印象中,大部份人都會將冰河幻想成純白的冰壁,事實是冰河不斷磨擦沿途山石,刻鑿山勢,當中的泥石因而滾滾而下,時而留在冰面,時而附在冰河內部,所以到達前端的冰頂上往往帶點灰塵雜質。
冰川湖映照冰川的美,遠觀看似靜態,步近方知內部不斷發出冰塊爆裂的聲音
Fox Glacier是紐西蘭最長的冰河,達13公里,由頂部的積雪流至最低處需時八十多年,如果不選擇冰河健行或攀爬冰壁的話,Fox Glacier將會是可以近距離接觸的冰河之一,泊車的停車場,其實是十多二十年前的冰河位置,年代再久遠一點,以往鎮上也可直接看到冰河,可見這幾十年來我們對環境的破壞,可能再多幾十年,這處的冰河也不復見。
穿過停車場的小徑便可看到冰河的前喙,白色的雪上積聚點點的灰綠,是山壁掉下的泥石,走近一看,方發現冰內原是通體碧藍,透明的映照著陽光,間中夾雜著不同大小的石塊,冰壁的雪水源源滴下,像為走到盡頭淌淚,內部更不斷傳出龜裂的聲響,是不忿還是最後的悲鳴?冰河下的流水清澈冰涼,留心細看更可能發現碎石當中蘊藏源自山頂的綠玉,經冰河洗擦而脫落,在數十年後再解除冰封重見天日,而大自然亦施展力量,將它們打磨平滑,在水下散發碧綠光芒。
登上山腰已是和冰河的最近距離,不過可看到冰河由山項緩緩而下,完整地展現眼前
由Fox Glacier只需要半小時車程便可到達另一條冰河Franz Josef Glacier,可惜的是即使爬上山上暸望亦只可相隔老遠,Franz Josef Glacier的確後退了不少,近處大部份只是冰河留下的碎石,狹小的夾在山峽之中,配襯山腰的雲絮,天蒼蒼地茫茫地支撐著。
沿途景色氣勢不凡,怪不得名為Arthur Pass,與King Arthur的氣派不謀而合
Otira Highway倚山而建,途中不少擋土及擋水建設
告別冰河,進入Arthur Pass,雄偉的雪山在荒涼的草原上屹立,沿途亦有溪流沼澤貫穿草原映照天空的一片藍,從高空遠望,凌空而建、跨越Taramakau River的Otira Highway有種說不出的壯麗,這橫貫山壁開闢的一條快速公路,在水瀑之下而過,四周盡是滑坡後的山泥,四野沒一點人煙,像天山獨行般的旅途,只是偶有淘氣的小鸚鵡Kea伴您上路。
0 個留言
|
加入你的留言第十日:Christchurch>Auckland>香港
行程來到最後一天,由Christchurch轉乘內陸機到Auckland,利用僅餘的少許時間到Devonport,買一客Fish and Chips 坐在碼頭的長櫈上再次感受當地的悠遊,風帆與海鳥悠悠蕩蕩的在Auckland Harbour Bridge下來來往往,路旁停泊著不少老爺車,遊人租用馬車踢踢躂躂的遊走街上,連貓兒也僅張開半惺忪的睡眼,那份閒逸寫意不是金錢可以換來,更重要是調整自己心態,不要被都市的節奏而牽著而行。
寫在之後:
整個紐西蘭旅途籌劃近半年,太多必遊的地方,可惜時間太少,只可緊縮行程來一遍走馬看花,有別於其他地方「計劃時欣賞風景,到達時只是印證」- 紐西蘭的山林湖泊郊野並不止於旅遊資訊圖片,而是一種不能言傳的絢麗磅礡,文字中太少形容詞可洽如其份的道出那種風雲白雪的意態美、那種大海無邊山野無間的雄壯氣派,讓你由心底中感到人類只是一點微塵,因為這些都不屬於人類的文明,這裡就只有最原始的,這裡我們只有驚嘆.因為這裡不屬人間。
如果,一生只可到一處地方,我的答案就是紐西蘭。
0 個留言
|
加入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