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1 篇遊記, 正顯示第 1 至 10 篇遊記 |
第十日:Christchurch>Auckland>香港
行程來到最後一天,由Christchurch轉乘內陸機到Auckland,利用僅餘的少許時間到Devonport,買一客Fish and Chips 坐在碼頭的長櫈上再次感受當地的悠遊,風帆與海鳥悠悠蕩蕩的在Auckland Harbour Bridge下來來往往,路旁停泊著不少老爺車,遊人租用馬車踢踢躂躂的遊走街上,連貓兒也僅張開半惺忪的睡眼,那份閒逸寫意不是金錢可以換來,更重要是調整自己心態,不要被都市的節奏而牽著而行。
第九日:Fox Glacier>Christchurch
今天的重點是參觀兩大冰河Fox Glacier及Franz Josef Glacier,當山頂積雪潟下山谷時,冰河便會慢慢形成,一層又層的積雪壓在上一片之上,令它們更緊密,質量也越來越大,自然難以避免地心引力向下流動,形成冰河奇景,既是固態,亦有液態的特質。印象中,大部份人都會將冰河幻想成純白的冰壁,事實是冰河不斷磨擦沿途山石,刻鑿山勢,當中的泥石因而滾滾而下,時而留在冰面,時而附在冰河內部,所以到達前端的冰頂上往往帶點灰塵雜質。
第七日:Dunedin>Milford Sound>Queenstown
晨光曦微,告別那溫暖軟熟的被鋪,不是不想懶床,而是為著追趕今天700多公里的路程,取車時才發現太陽還未升起。
第六日:Mt. Cook>Dunedin
Mt. Cook,當地人叫作「雲之巔」Aoraki,顧名思義它就是紐西蘭的第一高峰,標高達3755米,與毗鄰十多座超過三千米的高峰形成一個山脊,與世界屋脊的地形非常類似,故此當年最早成功攀登珠穆朗瑪峰峰頂的Sir Edmund Hillary也就在此訓練,因而南面也改名為 Hillary Ridge,而且庫克山區是不同大小冰河的源頭,其中不少更能以步道系統近距離接觸。
第五天:Christchurch>Mt. Cook
從這天起,我們踏上長征的路途,環繞大半個南島而行,沿路大都是山野為伴,偶爾會看到野放的馬和牛羊,馳騁著天廣地闊,感受那無邊天空下的自由,在公路、草原、河川、山谷中與風同行。
第四天: Rotorua>Christchurch
除了地面上遍佈不同的自然風光,紐西蘭的地下更是別有洞天,北島由於星羅棋佈地分佈著石灰岩或雲石地型,讓潺潺流水洗擦出錯綜而複雜的洞穴系統,由Waitomo開始蜿蜒曲折地穿越不同巖層,高低起伏,部份更可到達Auckland。如果人類尚有任何未知的領域,地下或水中洞穴應是其一。紐西蘭的巖洞系統很多從未有人踏足,其中最驚人的是不見天日的洞穴系統內原來擁有與別不同的生態圈,每年科學家也從深入的洞穴內發現新的生物。
大部份香港的航班均直飛紐西蘭奧克蘭機場,雖然並非紐西蘭首府,但其知名度不下於首都威靈頓,奧克蘭更享有「千帆之都」的美名。
下機已過中午,今天住宿選擇了HERITAGE,位處市中心,機場巴士直達之餘,附近更是商鋪林立,步行到奧克蘭碼頭只是一街之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