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家匯音樂學院圈,向來就不是個平凡地,租界、領館、音樂學子徘徊之處,這些元素聚集在一起便有了神秘又讓人欲罷不能的摩登風情。這一區最多的要屬bar & cafe,若是有心人也能繞進弄堂,找到隱藏在改頭換面的石庫門老洋房中的西餐廳。Colabo 就屬於這樣一間,地處汾陽路,但其實是在三路交匯的地帶;餐廳與另一間以品酒為特色的餐廳共處一幢三四層樓高的舊時老洋房,若想要入餐廳,必要彎進社區小道,確實夠隱蔽!
餐廳位於弄堂底部,故得天獨厚的擁有一大塊泊車位,另外倚著洋房花窗的一邊也設計成占地不小的露天就餐區,若是天氣好,來吃個午餐或是Brunch 也是不錯!餐廳門口的設計幽深黑暗,餐廳內部閃爍的燭光以及印出來的血紅色沙發光影,透著紅磨坊般的魅惑。
踏著吱吱作響的木樓梯,旋轉上到二樓,推門入反倒是一片“光明”,以米白色仿磚石墻面為裝飾,餐廳佈置的寬敞明亮也簡單,細節之處,以一支玫瑰,一盞白色布藝檯燈,一杯蠟燭來點綴,充滿浪漫氣息;餐廳被分開兩個區域,靠外圍的均以4-6人散座為主,裏面則是供十多人聚餐的長桌,靠窗一邊則是歐式風情的露臺,只是夜色太暗,看不到什麽。
餐廳以意大利菜為主,但也同樣多元化的融合美式菜色,這晚並不太餓,便知是點來一份招牌花蟹意面以及一份appetizer platter 三人share (appetizer 食的太開心不記得留影了= =)
餐廳的服務有木有樣,很似酒店餐廳的范兒,領班侍應看得出是入行多年的,一舉一動優雅中帶著驕傲與自信。前菜拼盤,記得有橄欖、炒菌菇、火腿等,都是較為常見的,發揮亦有水準,特別喜歡炒蘑菇一類,油分不過多,卻炒的濕潤,口感很好。
花蟹意面,待前菜吃的七七八八了便被端上桌,一入眼便估摸著味道不會差,橘色的花蟹殼蓋在還在冒熱氣的意粉上,混這些蟹膏的意粉醬汁均勻潤色于每根意粉,揭開蟹蓋發現意粉的量也不算少;意粉煮的al dente 口感滑溜,帶有韌勁,中芯有保有略微的粉韌之感,每一根滾足醬汁,吃起來既不會淋淋的狼狽不堪又不敢口感難咽;以蟹膏及海鮮醬汁配成的意粉醬,看似稀薄實則恰好,吃起來不覺粘膩;醬汁好似以海水為底料一般,每一口都有種海水的“怪味”,卻不會覺得腥或澀,反倒是鮮甜有餘帶著濃濃的蟹膏香。
飽食后,三人亦有些不滿足,全因沒有甜品作為句號,於是便點來 dessert platter。一上桌就有股驚豔的震撼,大大碟絕對是要3+人數才可解決!融合了布朗尼、檸檬芝士撻、核桃提子軟雪糕、檸檬紅莓慕斯雪糕以及淡奶油,這個組合真是肥死人不償命!鮮果類雪糕球以及士多卑利果醬汁的搭配使得整份甜品不至於奶油感太重,口味上也達到酸甜的平衡,故食完只覺滿足不覺膩;布朗尼烘的外脆內鬆軟,綿綿潤潤;芝士檸檬撻酸的清新,芝士濃郁且潤滑,口感近似奶凍,底下的牛油撻也是酥鬆,但少了份牛油味;核桃提子軟雪糕實在是甜的讓人陶醉,入口即融,提子更是甜蜜中帶著微微朗姆的迷醉;兩球鮮果雪糕,清新的鮮果味帶來不少涼爽之意,是解去先前花蟹與海鮮腥味的最佳良品,充滿水分的口感好似固體版冰沙一樣,淅淅瀝瀝。
Colabo 的menu 定價在上海人的消費觀念上不算平,在香港人對西餐廳的衡量尺度上,倒是在恰好水平(忽略currency),就餐時段也有不少外籍人士以及香港遊客來幫襯,個人也覺得單一份意粉就看得出餐廳不差的水準,下次再回上海,也有抽時間再次造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