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常常問我:{你去咁多似倫敦,唔悶架咩?}
我:{點會悶呢?Shopping,展覽館,歌劇,演唱會,Clubbing樣樣齊.咁你點解又成日去東京?}
一個人在倫敦,根本不會悶,如果你覺得悶,那就是一個悶蛋.十八世紀的作家Samuel Johnson說過:{當一個人厭倦了倫敦,他就是厭倦了人生.}這一點,我很認同.
曾經在開飯食評上,聽過有些人說去一個地方旅行,要先看這個地方的美食,會否令自己產生興趣,老實講,英國菜同其他歐州菜系如法國菜,意大利菜比.吸引力有所不及,大家想起英國菜,來來去去都是炸魚薯條,約克郡布甸,牛扒批,甚至全天候的英式早餐.所以法國佬就笑英國佬:{你們為生存而食,我們就為食而生存.}任由這日不落帝國點樣船堅炮利,在美食層面上,留下著一絲絲遺憾.
當然,飲食並非我生命之中全部,不要見我在貴網有成二千幾個食評,就話我識食,又說我是甚麼食家.如果比較起我其他喜好,音樂,足球,比美食更重要.沒有美食,可以吃速食,但是沒有音樂,足球.這個世界,會變成如何?{No music,no life!}
在港英年代成長,期間受到眾大英文化衝擊,中學年代迷上Brit-pop好年華,Oasis大戰Blur,甚至是Suede,Pulp,The Verve等等,聽回這些舊名字,好像一部美麗的時光機器,帶回我返到昔日雙十的時光.小學已經看英格蘭甲組足球,國家隊與愛華頓由九歲捧到今天.因為有個London字,所以慳埋些零用錢,買件Boy London,襯對腳下的Dr Marten,s.經廿年來的殖民式生活,時裝,音樂,電影,足球,甚至巴士,郵筒,英女皇頭的硬幣,郵票等等,就是這樣在我們的骨子裏,落地生根,自然地隱約散出味道來,有時,你想洗去,也洗不掉.
結果長大成人,出來做事之後,有能力來到老遠的倫敦"潮聖".第一次來到的時候,是跟英航的機票連酒店的套餐,包半天觀光遊.所有著名景點如大笨鐘,西敏寺,白金漢宮,聖保羅大教堂等.已經一口氣去過,後一年亦上了London Eye,其他的大英博物館,V&A,Tate Modern等亦相繼去過.既然是七度英倫,再不會來這些景點.
第一天的早上,竟然去了阿仙奴的酋長球場!
哈哈,我這個愛華頓球迷,日光日白來阿仙奴主場幹麼?
己隊在我的旅程上期間,沒有主/客賽程.唯有就地取材,看看球賽,當係旅程上其中一個節目.總之在倫敦也好,英超,英冠,英甲,英乙也沒有所謂.早在多年前,我曾經到過韋斯咸主場,看過兩場賽事,亦去過舊阿仙奴主場高貝利,欣賞歐聯八強對華倫西亞.
出發前已查過,在我頭兩晚(不計到步的一晚)之中,阿仙奴會主場對候城,是足總杯十六強.經驗所得,除非是對同級如Big4,或者是宿敵如熱刺的球會,否則也很難坐滿.結果,去到Box office,仍有大量門票出售.
身邊很多"廠"迷從未來過看現場,反而我這個"拖肥"迷就唔覺意看兩次.怎不令身邊的廠迷朋友咬牙切齒呢?
買罷門票之後,去一去精品店打個轉,好像阿仙奴的大球會,香港有很多地方出售其精品.買球衣的話,香港更平,除非季尾大減價.
參觀時段: 早上
評分:
值得去4
魚批薯茸
由阿仙奴坐車回到市中心,剛好是中午飯時間,出發前已鎖定好幾間大大小小餐廳,其中一間,是在Carnaby Street一帶的"Mother Mash".
我們吃肉餅就媽媽好,那邊人就吃薯蓉說媽媽好.所以,這一間Mother Mash,以家常風味為主,你在這裏不會吃到米芝蓮級的神奇薯茸,只有那種樸實的家常味.
我要個魚批伴薯茸,批的外型同我們吃的炸油池有點似.淋上香濃的Gravy汁.批皮脆而不膩,包著的魚肉也新鮮,薯茸香滑之外亦不失濃厚豐滿的感覺,與Gravy汁是最佳拍檔.
每一個人在旅途上,也有一張專集陪伴著,五年前來,iPOD不斷不斷地播著Ian Brown的"Time is my everything",今趟是到Franz Ferdinand的最新大碟"Tonight".
Can,t stop feeling.
評分:
味道4
服務4
環境4
衛生5
抵食5
飽肚的忌廉湯
聽聞在高雲花園附近,有一間素食小店,長年生意興隆,她的名字叫Food for Thought,在Neal Street上.
店子很少,地下得幾個位,地庫就好一點,一個人總能找到位坐.
因為人流不絕,店內的食物快上快落,一切也是整定.雜菜磨菇湯香濃美味.質感濃凋,另一道名字也忘記,是雜菜之類,帶點點中東味道.
連鹽也有三款你揀,很認真,但吃罷就要走,皆因還有大把人正在等位呢.
評分:
味道4
服務3
環境4
衛生5
抵食5
在Carnaby內的"Cinch",聽聞J-01也是向這間Cinch參考
Apple shop,所有Mac book比你任睇任"巢"
個人去到倫敦有舖引,就是影下時裝店的櫥牆.
就算買不起,行行也是樂事.
由最大路的Oxford Street,走到去Conduit Street,Saville Row,Carnaby Street.昔日的Oki-Ni不見了,B Store亦不是想像中的"潮",Martin Margiela搬了家,Cinch依然"玩"味十足.
當香港一早被"大型商場"化之後,好像這種逛時裝店情懷,要離開香港才能找到.
評分:
值得去5
香港的蘇豪是一眾西餐廳之集散地,倫敦的蘇豪,是燈紅酒綠的代表,餐廳,Jazz Club,舞廳,性商店,甚至同志用品店,一一俱存.而且,更有唱片店,街市,小販等等.眾文化陰陽交錯,便成為蘇豪上的眾生相.
同外地遊客,來到香港必到老蘭一樣,我們來到倫敦,點都會去蘇豪打個轉.不同的是,眾自由人會在老蘭牌坊下,來個45度角V字型手勢影相,我來到蘇豪,當然不會咁做,說出來都老土到爆,更何妨做出來?
去蘇豪的理由可以有很多,去Ronnie Scott,s聽Live Jazz,去大大小小的酒館賣醉,去歌劇院看音樂劇,去吃個超值的Pre-theatre menu,去二手唱片店,找些絕版唱片.甚至乎去Madame Jo Jo,s找個人妖,與你"棍對棍".
是日下午,遇正St Patrick,s day,大街小巷也是愛爾蘭的綠衫軍,份外熱鬧.入鄉隨俗,我便走入去酒館,叫杯健力士,當自己慶祝一下.
早前在食評提及過,拉啤酒也可以拉花,這間酒館的健力士,面頭的泡上圖案,正是St Patrick,s day的花圖案.味道當然沒有大出入,旨在多一份玩味而已.
評分:
值得去5
去倫敦買野其中一個理由,就係有Topshop.
早幾年去倫敦,花時間最多的是在H&M,同Topshop.當今天H&M同大家沒有存在距離感之後,即刻覺得"唔馨香".時至今日,Topshop已開到去馬來西亞,新加坡,曼谷,係都未進軍香港.
當香港一日未有Topshop,一日都仲有理由來買野.最強力的理由:{香港無!}想在香港買Topshop,唔係無,天后的蘋果商場有間小店,會幫客人代訂Topshop的衫,連卡佛引入了Kate Moss系列,銅鑼灣名店坊的"Shine",有少量Topman Design作品出售,証明到甚麼是"人離鄉貴".
男人老狗自然去Topman,難道要去女裝部同班來自世界各地的姐姐仔逼?上到去Topman,總是流連忘返.好多好多野你係想買,但最大顧慮的不是價錢,而是如果買得過多,點拿回來香港?行李超重過多,航空公司的地勤係不會同你講情的.
由最基本的Topman,到Topman旗下的品牌,Topman design等等.琳瑯滿目.由其是當季的彩色鈕棒球T-Shirt,10鎊兩件,雖然早前已托友人買了幾件,但是又忍不住買多幾件.彩色鈕的淨色Cardigan,又是平平地執得過之物.起碼在香港,一定無人同你撞衫.
總之,無論你係咩人,入到去Topshop,一定買到野.信我.
評分:
值得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