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來紐約之前我一直實牙實齒每天九點起床跟足plan好了的行程,但最後不出意料之外又是睡到11點才捨得起來。最終Central Park是去不成了,不過我後來發現睡多兩小時這個決定是對的,因為當晚我們從下午五點一直在寒風中站了整整七小時,名乎其實的飢寒交逼。
説回當天中午,我情緒相當高漲地向Chelsea Market 進發,腦海裡盡是龍蝦與海膽。是咁的,膚淺如我早已視這天的午餐為我們旅程的highlight, 把其他比較“益智”的行程完全拋諸腦後。
Chelsea Market 前身屬於National Biscuit Company,是一個製餅的工房。Oreo這個我們都熟悉不過的曲奇就是在這被發明的。在九十年代,投資者把這棟建築物的一部份改造成一個食肆雲集的室內廣場。正確點來説,其實Chelsea Market也算不上是一個廣場,反而比較像是一個走廊,商店和食肆都在通道的兩旁,地方不大,但林林總總的餐廳看到我目不暇給。
因為當天是New Year's Eve的關係,不少當地人跟遊客都來了襯熱鬧,弄得本來就不寬闊的通道水泄不通,所以未能拍下很多照片。印象中,食肆以快式西餐,小咖啡館跟各式各樣的bakery為主,大部份的店裡座位不多,不過沿路一直有看到通道的兩旁有設置餐桌跟餐椅。
終於到了我們的目的地Lobster Place。曾經有朋友來過大讚,所以我們也無懼人山人海走了進去。一進門看到的都是pack好了的一份份壽司和卷物,再走進去一些就是raw bar。Lobster Place特別的地方是,它其實就是個供人買海鮮的小市場,但也有賣熟食就是了。就當天所見,不少人都是為了灼龍蝦而去的。座位很少,只有一個像bar枱但不是bar枱(?)的area,大概只能坐六,七人。店外也有幾個座位。那天我其實是約了中學同學在這裡來個小聚的,但實在是太多人了,完全無法佔到四張椅子,所以我跟男友就決定先吃點東西,等到朋友來再去別的地方。
剛走進去的時候我完全是一頭冒水,因為店裡面有十萬條隊(唔小心押左韻)。原來,一條是排收銀的,一條是排raw bar的,一條是排order龍蝦的,一條是排拿龍蝦的,中間還夾雜著一堆不是排隊是在閒逛的。千萬要注意不要排錯隊免得浪費時間,因為我就是這樣呆呆的浪費了二十分鐘排了拿龍蝦那條隊。原來拿龍蝦之前,要先排了order那條隊,選好了size,拿了帳單,再去排收銀那條隊付錢,付了錢才拿單據去排拿龍蝦那條隊的。
好鮮艷呀!!有live lobster跟cooked lobster供選擇,size則有大,中,小。因為沒有訊號,所以我不能打電話跟正在佔位子的呀Bu商量。最後我把心一橫order了兩隻small。我事後認為這個決定是錯的,因為small其實也不是真的很small,如果想留肚嘗一下別的,兩個人share一隻就好了。不過幸好也不算是很貴,每隻大概食25美元(即約$200港元)。
店員會替煮好了的lobster打直開兩邊方便食用,並附上檸檬跟小杯牛油。真的是啖啖肉!肉質紮實彈牙,味道也鮮甜。我常覺得,吃有品質的海鮮,特別是蝦,白灼這方法是最好的,不會讓其他的調味料蓋過食材本身的鮮味。蝦膏也很甜,但自從兩年前去Orlando那趟trip, 我真的是每次吃蝦膏耳邊都會響起室友茹妃苦口婆心勸導我們不要吃蝦膏的聲音。對不起茹妃,我最後還是吃了xD。蝦膏跟蝦肉的比例根本就差不多是1:2。不吃蝦膏就等於沒了三份一隻龍蝦呀!
因為也喝了可樂的關係,吃完那隻龍蝦已經是飽到上心口。但我心裡還是傳來陣陣呼喚海膽的聲音。我先前去買龍蝦的時候,並沒有看到海膽,男友説他去看看。原來是要跟壽司師傅order的,不過可能因為當天人太多的關係所以沒有其他人這樣做。
好好味呀!!師傅也不吝嗇,下海膽下得很大方。不過老實的説,新鮮是新鮮,但海膽甜味不是很重。我喜歡吃甜一點的。
如果你問我,不吃海鮮的話,Chelsea Market值得去嗎?我會覺得,去Lobster Place是比較值回票價的,但其他的小店亦各有特色,market內的裝横也別樹一格。如果剛好有個下午不知道該吃甚麼的話,來這裡也很方便,乘subway的話離Times Square只是十五分鐘。提示一下,如果是有三,四人或以上一起去Chelsea Market而又想光顧Lobster Place的話,最好在離Lobster Place較遠的地方先佔一張那些通道兩旁的餐桌,因為人較少也坐得比較舒服(Lobster Place的座位都是高椅)。
備註:“環境”一欄我給了4,但要澄清一下,論舒適度其實The Lobster Place只值1,4是為了風味跟特別的逼爆體驗而給的!
Chelsea Market 網址: http://chelseamark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