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七八年前來,阿振肉包的蒸籠都是擺在騎樓,這次來發覺蒸籠與機器都擺在店內。
「阿振肉包」依然是排在我心中的肉包第一名!
肉感覺是變少了,雖然包子皮一樣有彈性,香味依然十足,但滿足感就是差了那麼一點點。
其實唸大學時來鹿港,根本沒注意過「阿振肉包」,一直到有一次帶母親大人來鹿港玩,她興致勃勃的說「要吃電視介紹的肉包」,然後從此一吃上癮。
或許是從那次之後,開始了我注意食物、到處找東西吃的旅程。
記得七八年前來,「阿振肉包」的蒸籠都是擺在騎樓,遠遠的就可以看到炊煙裊裊瀰漫在排隊的人龍頭上,這次來發覺蒸籠與機器都擺在店內,而且因為非假日的關係,沒有人排隊!
肉包雖然不如以前是現場從蒸籠拿出來,但依然是熱騰騰的,只是這次吃卻有點失望。
以前肉包拿在手裡是相當沉甸甸,裡面的肉汁相當多而且一不小心會燙傷舌頭,就好像是內餡的豬肉不用錢一樣滿滿一大包。
這次一吃,肉感覺是變少了,雖然包子皮一樣有彈性,香味依然十足,但滿足感就是差了那麼一點點。
不過「阿振肉包」依然是排在我心中的肉包第一名!
後記:
1. 阿振肉包的歷史請自行到官網上看,在此不贅述。
2. 有第一就有第二,然後還有第三,不過不告訴你。
推介菜式: 原味肉包
每人消費: 約15新台幣 (下午茶)
評分:
味道4
服務3
環境3
衛生3
抵食5
| 相關遊記 | |
| 到豐原看看老同學,然後在廟東小吃開開胃,下午再去鹿港逛逛、大吃四方。
對於香港來說,在台灣吃東西應該是樣樣都扺食吧!只是我還是用台灣的標準去判斷扺不扺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