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一日抵埗到好友家,晚上五個女孩窩在一個房間聊心事,聊著聊著,一眨眼,翌日起床時近正午,我實在很久沒有試過睡至這時候,感覺好青春。睡飽了,大家 都想來一趟brunch,在「點評」(像國內的Openrice)找了一家美式餐廳,找了好一陣子才發現其沒開門做生意,唯有四處逛逛看看有沒有較合心意 的;因太肚餓的關係,誤打誤撞地進了一家看來情調不錯的意大利餐廳,讓味蕾走一趟意大利之旅。
甫進店已見其用來烤製薄餅的火爐,店子充斥著烤焗麵糰的香氣,餐廳以木材和鋼鐵作主調,裝潢帶點粗䊯的工業味道,整個氛圍讓人覺得輕鬆自在。菜單就一大塊 的印在墊檯紙上,一邊中文,一邊英文,兩邊看起來都有點難懂;英文那邊用上好多專有名詞,中文那邊的譯名亦看得我一頭霧水,什麼安布魯澤塞、普西尼白,有 夠古靈精怪。
Bread (Free)
點餐後不久侍應便端上免費的餐前麵包;桌上已擺放黑醋和橄欖油供客人使用,粗糙的歐陸式麵包嘴嚼起上來有麥香,外皮香脆,不論是蘸醋或塗牛油都好吃。
Wood-grilled sourdough bruschetta RMB65
本應當作開胃菜的bruschetta是最後上的一道,用木板盛盤更顯蕃茄的鮮紅,令人賞心悅目。三件多士比平日的大份,多士烘得異常香脆,配上微酸多汁的有機蕃茄,清新好吃。
DOC Salad Saltinbocca RMB95
雖吃不上brunch,但心情還是想來點令人感覺喚然一新的菜式。胡亂在菜單上選了最多配料的沙律,其上桌的一刻令人驚喜:廚師用烤過的麵包做成一個「帳 篷」,薄薄的麵包皮內藏吞拿魚、羅馬生菜、羊奶芝士、牛油果、蕃茄、醃橄欖和溫泉蛋,豐富吸引。好友像分蛋糕般將它分成六份,材料全都新鮮味美,連著外層 同吃更有吃墨西哥卷的感覺,一味菜兩種口味!
Salsiccia ~RMB140
這個中文名字叫莎樂美的薄餅,點菜時一心想著最普通的應不會中伏,怎料上桌時整個pizza只是簡簡單單的放上些肉腸、西蘭花蓉和芝士,和我們想像中滿佈 Salami的樣子大有出入,反轉英文餐牌的一邊發現其材料根本沒寫上莎樂美腸,可能是翻譯時有些出錯。抱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咬一口發現實在意想不到 的好吃!批底是傳統的薄批,批邊烤得香脆且有麵粉香,餡料不會過濕或過油,調味得宜,是我吃過最出色的薄餅之一,非常滿意。
Seafood risotto ~RMB150
份量有滿滿的一大碟,五個女孩每人分一點都足夠。紅紅橙橙的醬汁中帶有濃濃的香草和海鮮的鮮甜味,每一粒飽滿的意大利飯都沾滿醬汁,加上為數不少的大蜆、帶子和青口,好濃郁鮮味,我的女友們都大呼美味。
由於上海天氣頗為乾躁,點了兩支水(1L@),埋單才知要RMB70一支,比香港很多大扒房還要貴,只怪自己沒看清楚,不然點杯咖啡還沒這肉赤-v-
整頓飯埋單RMB585,吃得我們甚滿足滿意,沒想過來到這邊會有機會吃到如斯有水準的意大利菜,若此店在香港的話我定必常回頭!
每人消費: 約120人民幣元 (午餐)
評分:
味道5
服務4
環境5
衛生4
抵食3
 | 相關遊記 |  |
| 二零一四年對我來說是難過的一年,不論是家庭、工作、健康等都經歷著許多變化,花了好多勇氣和努力,好不容易熬過了,期望二零一五年過得更開心豐盛。 人越大,越覺得知己難求,不是遇不到合得來的人,而時間... 此遊記內的評論: D.O.C. Gastronomia Italiana (上海, 徐匯區)
-
意想不到的美味 
早在香港時朋友已說要帶我們去打邊爐,說上海有一家火鍋店能任添他們的自家豆腐,十分好吃。到達時始發現朋友口中的原來是在台灣深受歡迎的火鍋店,不過我在台灣也未曾試過,想不到反而來到上海有這機... 一場來到上海,怎能不吃些濃油赤醬的重口味滬菜!?昨夜又談天至四時,放假崇尚自然醒的我們大概一時出門口,大家都肚子餓了不多花時間找點地道的上海菜館,去了朋友家附近的上海小南國飽食一頓。... 近五年沒跟親愛的初中密友去旅行,想不到完全沒需要一、兩天的磨合期,大家一合起來已互相遷就好合拍,感覺我們的感情又昇華。開心的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一 眨眼便吃旅程中最後一頓晚飯;午餐時吃得太膩,實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