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丼 (880yen)
天婦羅烏冬 (700yen)
因為要趕著先去租借和服的地方, 所以由早上起床到中午來到京都也一直沒東西下肚. 等了一個多小時妹妹終於穿好了和服可以起行, 宅女馬上就帶著她衝出店外在清水坂周圍找餐廳. 奈何這天是星期日, 單是清水坂這條路上, 遊人多得人貼人, 途中找到的幾家茶居或蒿麥麵店全都大排長龍....失望之下唯有走去隔壁那條人少一點的斜路透一透氣, 偶然就看到不遠處有個大大的招牌寫著有丼有烏冬有蒿麥麵吃, 不過店子有點隱蔽, 好奇之下馬上跟妹妹走去望望.
這家梅花堂就位於五条坂直上清水寺的盡頭, 這條路因為商店較少, 來往的行人都比隔壁那條清水坂要少, 而這家店子更是隱蔽得要走到地庫, 所以雖然位處於遊客區, 但留意到這店的人都不多, 難怪午飯時間光顧的食客都未滿一半.
還未走下去地庫, 就先看到門口貼了一張張餐牌, 這裡主要就是吃丼, 即蓋飯, 及烏冬跟蒿麥麵, 配料都是些基本款, 有天婦羅, 玉子, 雞肉等等, 但價格就由最便宜的600yen起, 最貴的也只不過是900yen的鯡魚烏冬/蒿麥麵, 以遊客區來說, 這個價錢真的有點太便宜了吧.
沿著樓梯一直走到地庫的餐廳, 內裡的地方不大, 但看起來都幾寬闊, 一邊擺放了十張左右的四人桌子, 另一邊則劃分了一部份地方用來做榻榻米座位, 和式風味較濃. 整個店子沒什麼華麗或花巧的裝修, 簡簡單單的淡黃加上桃木色作主調, 吊燈還是用樸實到不行的, 有點像我們小時候在街市看到用來照雞蛋的半圓燈罩. 近門口旁邊就是出菜位, 上方還放了個絕版厚身小電視機, 令人感覺以為重番了九十年代的食堂呢~
看看餐廳中央有條樓梯, 原來上層也有座位, 不過這段時間可能人比較少所以沒有開放了.
看看供應的食物雖然有丼, 烏冬及蒿麥麵, 不過配料其實來來去去都是幾款. 所以先點了個最基本又飽肚的試試.
親子丼 (880yen)
上來不是很大碗, 用了個有點家庭風味的花花陶瓷碗盛著, 配襯著鮮黃色的雞蛋, 想不到又幾漂亮. 隨親子丼還附上一小碟醃黃瓜, 整個份量男生就未必會飽肚, 不過女生的話應該剛剛好. 看看白飯上鋪上了一層用雞肉加上蔥段的蛋漿, 不過蛋漿略微有點過熟, 導致蛋汁不算多. 而內裡的雞肉每件都幾夠厚肉, 咬下去肉質帶點彈性, 不過又不是十分嫩滑那種. 白飯粒粒肥大飽滿, 配著蛋漿來吃味道也不錯的, 唯蛋味不算好突出.
其實整個飯水準真的好一般, 又未致於難吃, 但就非常普通. 不過這樣的水準, 竟然令宅女想起有點像家庭式的味道.
天婦羅烏冬 (700yen)
這個上來份量比剛才的丼份量更少, 如果女生吃完應該也未必會很飽 (最起碼宅女就完全不飽) 用了個簡約的陶瓷碗盛著, 真有跟宅女家裡用來吃飯的碗有九成相似呢~內裡簡單的用上湯煮了個烏冬, 上方放了一大塊天婦羅蝦, 旁邊還有一小堆蔥花. 整個賣相非常簡單, 不過天婦羅蝦就早巳變得淋pat pat了. 炸蝦其實都幾大隻而且肉也幾厚身, 不過那個更婦羅炸漿像放在烏冬上很久似的早巳發漲起來, 吃起來一點口感都沒有. 而底下的烏冬亦沒有任何煙韌口感, 味道就像平日在超市買到一袋五包裝的那種方便烏冬自煮出來的味道, 唯獨是湯頭算幾清甜, 濃香得來不會過咸.
但坦白說, 這個烏冬水準真的有點遜色, 比在香港美食廣場吃到的還要差. 雖然價錢是便宜, 但味道不值得回味.
埋單兩個人只是千多yen, 在清水坂這區來說實在非常便宜, 也能吃到七成飽的.
味道就真的非常普通, 只是丼會比烏冬好一點點, 整體水準以在日本來說巳經不能合格了.
但這裡就是勝在帶點家庭風味, 而且就算假日午飯時人流都不會很多, 可以安安靜靜吃頓飯.
每人消費: 約1000日圓 (午餐)
評分:
味道3
服務3
環境4
衛生3
抵食4
| 相關遊記 | |
| 宅女作為一個御宅族, 最喜愛遊走的國家當然還是日本了. 繼今年中再次去完東京之後, 本來打算年底計劃來個北海道聖誕之旅, 不過就在盤算著之際, 想起11月是妹妹生日, 一直想不到去哪裡慶祝, 突然記得妹妹原來還未踏... DAY 2行程 : 環球影城 > 晚餐: 千房
來到第二天的行程就非常簡單, 幾乎不用編排, 因為我倆預定一整天都會在環球影城由早玩到晚!! 記得上次去的時候細雨綿綿玩得不盡興, 所以這天一大早就起... DAY 3行程 : 大阪 > 京都 > 岡本和服 > 清水寺 - 午餐: 梅花堂 > 衹園 > 晚餐: おかる > 心齋橋 / 道頓掘
來到第三天, 其實昨天去完環球影城巳經累到... DAY 4行程 : 黑門市場 > 早餐: 黑門三平 > 大阪城公園 > 午餐: 天下一品 > 機場 >香港
來到最後一天, 實在非常不捨得離開啊~不過還好因為航班是在下午6時多, 所以... | |
| | |